說完,便掉轉馬頭,開始撤回軍營。

趙風命令一下,熊大立刻把趙風的軍命,開始傳達下去。

然後大軍就迅速掉頭,往大營方向行去。

反正有華雄的騎兵,在大軍後面斷後,趙風也不怕把後背露給曹操。

這種部署,是大軍後撤時的普遍做法。

因為騎兵斷後,只是為了以防萬一而已。

另外就是,萬一出現意外情況,騎兵要跑,也是很容易,就能脫離戰場的。

趙風回到大營後,就散出哨騎,盯著曹操的大營方向。

想要看看曹操,到底想要做什麼。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就過去了五天。

這五天裡,曹操老早就在之前的戰場附近,搭建了一座新的軍營。

這座軍營的規模,跟趙風的中軍大營差不多大小。

另外,因為曹操建造的大營,夾雜在趙風大營與郯縣之間。

這樣就切斷了郯縣與趙風的聯系。

因為從戰事結束以後,陶謙就沒有派人來過趙風這裡。

按理說,不管出於什麼情況,陶謙都需要派人來感謝一番的。

畢竟不管怎麼說,趙風也出兵牽制了曹操的兩萬大軍。

雖然沒有與曹操直接交戰,但也間接的幫助陶謙成功突圍了。

而既然沒有一人過來,那就說明,這些人都被曹操派人給攔截掉了。

當然,只要陶謙有心,多花些時間,總能派人到趙風這邊來的。

至於趙風這邊,就無法主動和陶謙取得聯絡了。

畢竟如果是白天,肯定會被曹操派人攔截掉。

如果是晚上,就算派去找陶謙的人,跟郯縣守城將領,說明是趙風的人,對方也不會開啟城門。

這天。

太史慈騎跑進中軍大帳,對趙風一拱手:“啟稟趙州牧!”

“曹軍方面傳出訊息。”

“說趙州牧已經與曹軍達成協議,不日便會撤出徐州。”

“敢問趙州牧,是否有此事?”

趙風詫異道:“我怎麼不知道這事?”

“另外,還有什麼傳言?”

太史慈看趙風不像說假話,沉吟道:“傳言說,趙州牧在曹軍進攻祭壇時,與曹操在兩軍中央會面。”

“雙方相談甚歡,然後就達成了某些協議。”

趙風聽到這個解釋後。

內心不怎麼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