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巴不得我們增援過去,所以索要同行手令,只是一句話的問題。”

“另外,現在琅琊國,實際上應該歸屬於曹操。”

“所以陶謙的同行手令,是沒什麼用的。”

“只不過,我們打出了調停的大義名分,也是間接的告訴了曹操,我們不會直接參與作戰。”

“所以曹操……”

話還沒說完。

華雄便開口道:“那還不是跟我說的一樣!”

趙風略作思考了一會。

聽上去差不多。

但崔琰是從政治角度出發。

雖然政治方面,現在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作用。

但肯定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的。

趙風看向華雄罷了罷手:“別打斷季珪。”

然後看向崔琰:“季珪繼續說!”

崔琰點了點頭:“所以曹操必然要顧忌對我們發動進攻,所造成的後果。”

“另外,我軍在北海國那麼多天。”

“以曹操的性格,為了防止青州突然出兵,必然會在青州一帶,部下大量的探子。”

“所以,我們進入琅琊國之事,只怕曹操已經知道了!”

趙風沉吟了一會:“說的有點道理。”

然後轉頭看向熊大:“熊大,即刻派人回去告訴趙雲。”

“讓他發布檄文。”

“檄文內容,就是剛剛季珪所言。”

“另外,再加上一條,就說我聽聞曹操在徐州大肆屠殺百姓。”

“我本著不信的態度,前來檢視一番!”

熊大一拱手:“喏!”

說完,就去安排此事了。

等熊大走後。

趙風看向地圖,沉吟了一下:“大義名分要弄。”

“但為了避免,曹操派遣大軍,拖出我們的步伐。”

“還是按照子義所言,從沭水悄悄過去!”

“就當是做兩手準備!”

“出發吧!”

眾人對趙風分別行了一禮:“喏!”

然後各自翻身上馬,繼續向東海郡出發。

大軍悄悄行進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