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北海國事(六)(第1/3頁)
章節報錯
翌日午時過後。
管亥派人送來各項統計。
一共九千餘可戰之兵當中,有七千餘是願意跟管亥一起,投靠趙風的。
另外還有兩千餘,因為各種原因,最終選擇繼續過以前的生活。
按照趙風的估計,這些人,其實就幾個領頭的,想要自己把持軍權,所以才不願意投靠趙風。
不過趙風對此,也沒太在意。
畢竟趙風的目的,只是招攬到管亥就可以了,其餘士兵,有沒有,都無所謂。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之後就是,這七千餘士兵的親屬,大約在兩萬三千人左右。
得到這些統計資料,再根據管亥之前,只準備向孔融,借五萬石糧食。
由此判斷,這些士兵,也是半軍半民的性質。
簡單說,就是每天吃的糧食,跟普通百姓一樣,但卻需要去打仗。
這種情況,跟之前黑山軍比較類似。
所以說,這些士兵的戰鬥力,只能說一般。
如果不是有管亥的存在,或許也活不到現在了。
畢竟兩軍對陣,如果有一方的將領特別猛,那一方計程車兵,也會跟著勇猛起來。
看完這些統計資料。
趙風看向熊大:“派人去跟管亥說一聲。”
“讓他們把之前所有的輜重、糧食,都留給不願意走的人。”
“然後讓管亥在三天內,把所有軍、民,都帶來大營,我會另做安排。”
熊大一拱手:“喏!”
說完,轉身就退出了中軍大帳。
趙風之所以這麼安排。
是因為趙風,根本看不上,管亥目前還留有的輜重、糧食。
所有幹脆做個順水人情,都送給留下來的那些士兵好了。
這樣也能讓他們,過個好歲末,順便讓他們能感激自己。
畢竟冀州的清河國、安平國、河間國,還可以吸納十餘萬的百姓。
這些人,趙風能輕易的安置下來。
這時。
一守衛跑進中軍大帳,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
“大營外,一自稱是太史慈的將領,帶著一自稱是崔琰的文士。”
“這名文士說,是應闢而來!”
趙風聽後,愣了一愣。
之前在鄴縣徵辟崔琰,結果幾個月過去,半點回信也沒有。
但卻在北海國這裡,遇到了應闢而來的崔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