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備也絕不會助紂為虐!”

“故而,備打算離開渤海郡,前去別住。”

趙風笑了笑:“聽聞,劉虞就舊部,鮮於輔、齊周、鮮於銀等人,推舉閻柔為烏桓司馬。”

“如今已經率領殘部,進入了烏桓,準備找烏桓大軍,前去攻打公孫瓚,為劉虞報仇!”

“玄德兄既然自詡是漢室宗親,豈不更應該以身作則,率領大軍去攻打公孫瓚?”

“另外,既然玄德兄認為,劉虞乃是被公孫瓚陷害的。”

“二位都是漢室宗親,按照漢律,不是應該前去長安,尋找天子來替劉虞平反嗎?”

趙風這麼說說,就是故意擠兌劉備的。

一來是,想看看劉備到底城府多深。

二來則是,趙風後世映像當中,關羽是隻忠心大漢的。

另外,後世還流行一種說法,就是關羽的死,是三家都皆大歡喜。

一個是為了政治目的,一個是想取回荊北,一個是被關羽殺怕了。

所以註定了關羽之死。

如果關羽真的是隻忠心大漢。

那麼趙風的話,就是提前播了一顆懷疑的種子下去。

只要懷疑一産生。

不管劉備以後做什麼,關羽率先想到的,可能就不是劉備在為大漢如何,而是為了他自己如何。

因為趙風說的沒錯。

你看人家劉虞的舊部,都知道替劉虞去報仇。

你劉備卻是想著離開是非之地。

要知道,對於劉備來說,劉虞也是有著提攜之恩的。

另外,你離開是非之地,也就算了。

但你劉備又做了什麼?

你打不過公孫瓚,沒關系,你可以去長安,替劉虞平反啊!

何況,也沒有平反一說。

因為是公孫瓚,逼迫天子使者,斬殺了劉虞的。

朝廷根本沒說同意還是不同意。

當然,說是這麼一說。

劉備真要反駁,也是有很多借口的。

比如,現在天子落入權臣手中,去了長安,也沒什麼用。

雖然大家都知道,就是這麼回事。

但不能明著說出來。

也就是說,劉備不能當著趙風的面,來說這樣的話。

但可以私底下和關羽去說。

而趙風,也沒指望這番話,就讓關羽背叛劉備。

只是播一顆懷疑的種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