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點了點頭:“原來是準備讓於將軍為安平相。”

“這樣也行。”

都不需要趙風多做解釋,田豐就知道趙風大概的用意了。

一是,跟於興一起的其他幾人,目前都是偏將一級。

鮑建雖然不是偏將,但現在也是甘陵相了。

也就只有於興,目前還沒有任何任職。

時間久了,於興肯定會有其他想法。

讓於興去當安平相,也算是安撫於興。

二是,拆分於興大軍。

想要更好的,把於興的大軍收歸己用,就需要把他們都分開來。

於興又是他們之前的領兵將軍,所以遲早也要把於興,給下放到地方去。

這樣只剩下毛嘉、楊經、瞿澤,趙風就好去管理了。

三是,安平國以後會是,趙風與劉備交戰的前線地區。

而且是易守難攻。

只要在饒陽、武遂、觀津派兵駐守,就能起到很好的抵禦作用。

所以不需要太多計程車兵駐紮在那裡。

非常適合於興去統領。

這樣既不會讓於興覺得被冷落了,又不會讓於興得到太多的兵權。

畢竟安平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然。

其實趙風還有另外兩層考慮。

一是,安平國是有安平王的。

如果派一個忠漢的人前去,可能會處理不好趙風與安平王的關系。

而於興就沒這層顧慮了。

於興畢竟是黃巾出身。

而且因為於興之前是跟的張燕。

就算要背鍋,也是趙風與張燕一起背。

二是,趙風要把安平國,當作與劉備的緩沖地區。

就類似清河國一樣。

像於興和鮑建這種後來的將領,如果想要完全融入趙風的核心圈子。

就必然要付出很多。

這裡不是趙風搞特殊。

而是對於所有的諸侯,都是一樣。

其實除了一郡的太守,會被直接更換成自己人外。

對於這種一國之相,換不換,都區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