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統領五千騎兵。

華雄統領三千五百騎兵。

郭嘉、趙鐵柱等人,共同統領四千學生兵。

三萬五千餘大軍,相對於八萬匈奴騎兵來說,雖然不多。

但只是防守的話,還是勉強可以的。

再說,張遼原本就率領了七千五百部曲和三千新兵,駐守在茲氏。

算起來的話,也有四萬五千餘人。

當然,如果能夠確定其他地方,沒有匈奴人馬。

在情形不太妙的時候。

趙風可以把駐守在界休的黃邵調派過來。

界休離茲氏不算遠。

趕路的話,一天可到。

而界休的守備兵力是五千餘人。

加起來就有五萬餘人。

如果還不夠的話。

趙風還能把駐守在慮虒的周倉調派過來。

周倉新兵老兵加一起,也有萬餘人的規模。

當然,周倉的三千新兵,還沒有訓練成。

不過不管怎麼說。

趙風的大軍,也能增加到六萬餘人。

六萬人,拒城而守,對方又是匈奴騎兵,不善於攻城。

能夠守下的可能,還是很大的。

當然,這都是理論上的判斷。

實際上,匈奴人又不傻,肯定不會用騎兵來攻城的。

趙風真要拒城而守。

匈奴人絕對會繞過茲氏,然後去後方開始掠奪。

這也是匈奴人難對付的原因之一。

翌日午時,趙風準時率領三萬五千餘大軍抵達茲氏。

張遼知道趙風要來,已經把自己駐守的大營擴大了兩倍餘。

當然,擴大了兩倍餘,也無法駐守這麼多計程車兵。

不過張遼早就已經率兵進駐了茲氏。

所以這座大營,勉強可以屯下三萬五千餘人。

大營處於茲氏的東部十五裡處,背靠汾水。

趙風剛剛進入中軍大帳不久。

郭嘉便走了進來,對趙風行了一揖:“見過趙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