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跟袁紹,以後肯定會有更多的沖突。

想要保全自己,只能往袁術身上靠。

兩人繼續閑聊了一會。

直到婢女前來通報,說趙風的房間已經準備妥當了。

趙風才起身跟隨婢女離去。

第二天。

各鎮諸侯,依舊到高臺議事。

趙風和袁術來到高臺時。

趙風一愣。

今天與昨天的區別在於。

每一鎮諸侯的後面,都樹立了一張大旗。

袁紹的盟主位置,後面掛著。

第三鎮,四世三公,門多故吏,車騎將軍兼領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

左邊第一位掛著的是。

第一鎮,交遊豪俊,結納英雄,後將軍兼領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

右邊第一個位置,掛著的是。

第十四鎮,注重仁政,關愛百姓,大司馬兼領幽州牧、劉虞字伯安。

後面依次是。

第二鎮,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

第四鎮,闊論高談,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緒。

第五鎮,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

第六鎮,仗義疏財,揮金似土,河內太守王匡字公節。

第七鎮,孤身刺董,治世能臣,驍騎校尉、曹操字孟德。

第八鎮,忠直元亮,秀氣文華,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

第九鎮,賑窮救急,志大心高,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

第十鎮,恩惠及人,聰敏有學,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

第十一鎮,武藝超群,威儀出眾,廣陵太守、張超字孟高。

第十二鎮,有謀多智,善武能文,濟北相、鮑信字允誠。

第十三鎮,賑濟流民,心懷百姓,中山相、趙風字伯虎。

第十五鎮,聖人宗派,好客禮賢,北海相、孔融字文舉。

不用想,這個位置,肯定也是袁紹自己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