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經過趙風大半年的治理。

治安方面,自然要好上太多。

不過,雖然治安不錯。

但趙風畢竟是刺史的身份。

所以趙風出行,也必然要帶上一曲五百人的親衛隨行。

眾人在街道上行走了一段路程。

邴原開口道:“從周邊百姓的面色來看。”

“今年董卓造成的這次動蕩,沒給幷州百姓造成太大的傷害。”

“至少現在還沒看到面黃肌瘦的百姓。”

王烈笑道:“當初來之前,我就說了。”

“我最佩服的,就是趙先生的仁德。”

“有醉仙樓的存在,幷州百姓,至少不會出現餓死的情況。”

趙風罷了罷手:“過獎,過獎!”

“孟子在《盡心章句下》說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王烈突然停下,對著趙風行了一長揖:“我代幷州百姓,謝過趙刺史!”

趙風扶起王烈,笑道:“你有什麼好代的?”

“我是幷州刺史,對百姓好,那是應該的!”

“我可受不起你這一揖。”

王烈搖了搖頭:“趙刺史絕對受得起!”

“要是天下諸侯都如趙刺史這般想。”

“哪裡會有現在的天下大亂?”

趙風頓了一頓:“天下諸侯這麼想,也沒什麼用。”

“還需當今陛下也這麼想!”

“可惜,現在就算當今陛下這麼想,也沒用了。”

“別想太多,我們還是去搖籃書院看看先。”

王烈嘆了一口氣:“趙刺史說的有理。”

“我們繼續出發吧。”

一行人邁開步伐,繼續出發。

又行走了一段距離後。

邴原開口道:“看來趙刺史,平時禦下很嚴厲。”

“這些路過的百姓,除了好奇的看向我們,並沒有露出什麼不安的情緒。”

“只有趙刺史手下的人,平時不傷害百姓。”

“百姓才不會害怕趙刺史。”

“由此可以判斷,趙刺史確實是一位好刺史!”

趙風笑道:“軍法早有規定。”

“士兵們不管何時,都不能欺淩百姓,也不能拿百姓的東西。”

“軍法又豈是兒戲?”

“而且我的兵,大都是窮苦百姓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