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傳播拼音(三更!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原因。
而經過這幾年走了小半個天下。
趙風對於各地的口音,也略有一些瞭解。
基本上每隔一個郡,口音就會發生一些變化。
尤其是一些戰國時期分界的地方。
雖然也是隔著一個郡,但那口音變化之大,可能兩邊的人,都聽不太懂對面的話。
現在趙風對於各地的一些發音,稍微有了瞭解。
到時候要解釋起了,就簡單了很多。
王烈作為一個學識淵博之人,一聽就知道這其中代表了什麼含義。
好奇問道:“是所有的文字,都已經有了這個拼音?”
“還是隻編寫部分了部分?”
趙風沉吟了一下:“我個人精力有限,所有目前只是起了一個頭。”
“同時也編著了一部分的字,用來檢測這個拼音的適用性。”
“從這一部分來說,拼音都能適用。”
趙風也只能這麼解釋。
不然,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而拼音對於漢語的功用,那是無需多言的。
絕對是劃時代的産物。
如果拼音不是在後世,那個特殊的年代被人發明,而是在古代任何一個時代發明。
發明拼音的人,絕對會成為人人稱贊的物件。
即便不會像孔子、孟子這樣成為大聖人,也絕對不會差了多少。
至少也要跟秦國統一六國後,統一文字、測量單位、計量單位等等舉措相媲美。
實際上只會高於這個舉措。
王烈站起身來,走到大廳中央,對趙風行了一個長揖:“趙先生此舉,功於社稷,德行天下!”
“絕對不會比始皇帝統一文字、測量、計量等舉措低。”
趙風回了一揖:“過獎、過獎!”
“但還當不得先生之稱。”
邴原這時候,也知道這些符號代表了什麼含義。
站起身來,走到大廳中央,行了一長揖:“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趙先生單憑這個統一全國語言的功績。”
“就擔得起先生之稱!”
趙風沉吟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二位都覺得此舉功於社稷,德行天下。”
“那我們就應該一起來完善他。”
“爭取早日把拼音傳播出去。”
“這樣或許還能減少日後發生內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