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和為侍中,又從劉協那裡得到了密詔。

如果他要盜取玉璽的話,成功率還是很大的。

至少這件事,要比孫堅從井裡撿到玉璽要靠譜。

田豐搖了搖頭:“這只是傳言。”

“具體就不清楚了。”

“怎麼?主公對這個傳言很在意?”

趙風感嘆道:“跟玉璽有關的傳言。”

“你說我在意不在意?”

“我之前就說過,空穴不會來風。”

田豐沉吟了一下:“這麼來說。”

“侍中劉和,還真有這個操作的機會。”

“不過這說不通啊。”

“劉和盜取玉璽,有什麼用?”

趙風思考良久:“我思來想去,只想到三個可能。”

“一是,劉虞自己其實是想當皇帝的,故而讓自己兒子去偷取玉璽。”

“現在劉虞說不當,只是因為不符合大漢律法。”

“如果有了玉璽,那麼劉虞稱帝,也就合法了。”

“到了那個時候,即便袁紹等關東諸侯支援劉虞稱帝,雖然雙方實力差距較大,但也不會輕松架空劉虞。”

“二是,因劉虞不肯為帝。”

“田疇、魏攸、鮮於輔、鮮於銀等手下人為自己有好前程,忽悠劉和盜玉璽,以逼劉虞上位。”

“三是,劉和自己有不臣之心,盜取玉璽,以逼劉虞上位。”

“因為劉虞本身沒有稱帝之心。”

“所以用不了多久,自然可以讓劉虞讓位與劉和自己。”

田豐聽完,搖了搖頭:“如果是這樣的話。”

“劉和應該繞道幷州,小心返回幽州。”

“怎麼會跑去南陽?”

“如果後將軍袁術聽到這個傳言。”

“八成會把劉和扣留下來!”

“那麼劉和的一切,不都成空了?”

“如此行事的話,怎麼也說不通。”

趙風沉吟了一下:“一是,劉和也沒想到,這麼快就會被發現。”

“當然,目前也不算被發現。”

“只是有流言而已。”

“二是,劉和用的是虛虛實實之道。”

“他不是在田疇走後,立馬逃離了長安嘛。”

“或許玉璽已經被暗中,送往了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