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晉水上方的吊橋,也一同放了下來。

趙風不清楚晉陽另外三座城門,是否也有吊橋。

但趙風猜測,以晉水為基礎,圍著城池開鑿一圈護城河出來,並不是什麼難事。

再說晉陽作為州治所,挖條護城河,也是應該的。

元氏沒有護城河,那是因為元氏周圍沒有現成的河流。

如果真要去從其他地方,引水過來當成護城河,開鑿河流太長不說,河水的水流量也有限。

遇到水少的季節,護城河就成了擺設。

像九門、毋級、下曲陽等地,別說不是州治所,連郡治所也不是,只是因為位置特殊一點,又離河水近,全部都有挖鑿護城河來守護城池。

等吊橋放下來後。

一行文官、武將打扮的人,迅速從城內走了出來。

這一行人,行走了一炷香時間,才走到趙風身前十步的位置,集體雙膝跪地,行了一個跪拜大禮,然後高呼道:“屬下等,拜見趙刺史!”

趙風點了點頭,看向為首的文官打扮之人:“我讓人告訴你們,我來了。”

“你們怎麼就直接相信了呢?”

“你們也不派人出來,核查一下我的身份?”

“如果有人假冒我的身份前來,然後趁你們全部出來之機,把你們一網打盡。”

“這晉陽城豈不是不攻自破?”

為首的文官對趙風磕了一個頭:“早幾日,就有訊息傳過來。”

“說有幾萬大軍,從常山郡前來,已經在榆次駐紮了起來。”

“今日守城將領派人來通報,說趙刺史從東城方向而來。”

“故而屬下判斷,確實是趙刺史本人駕臨晉陽!”

“如果守城將領派人來說,是其他幾個城門,那屬下就會懷疑一、二了。”

“因為方圓五十裡內,晉水都是沒有橋梁的。”

“如果趙刺史從南門而來,就需要派人搭建浮橋。”

“搭建浮橋費時不說,動靜還頗大,無法隱瞞到晉陽周邊的哨騎的。”

“對於其他大軍也是同理。”

“所以很難假扮趙刺史的!”

趙風點了點頭:“算你說的不錯。”

“我問你,晉陽城內有多少守軍?”

為首之人行了一揖:“平難中郎將張燕,把這附近孟縣、狼孟、榆次、大陵,包括晉陽的精銳全部帶走了。”

“如今晉陽就兩千守軍,勉強維持一下秩序。”

“像屬下剛剛說的幾個縣,如今就只有不足五百的鄉勇在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