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士兵,依然返回敖倉。”

“我們這些人,率領騎兵去戰場看看情況。”

“與先前的將令並不沖突!”

田豐支援道:“好了,諸位都吩咐下去吧。”

“時間緊迫,我們去往戰場,還需要些時間的!”

趙風點了點頭:“順便把周倉也一起叫來。”

眾人一拱手:“喏!”

說完,就各自離去。

趙風也知道,自己臨時改變決定,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好在兩個命令,不是完全的沖突,不然影響會更大。

比如,趙風下令全軍攻城,大家都準備去傳令了,結果趙風立馬改變命令,變成全軍撤軍。

這就可能會造成兵變。

因為眾將士不服。

而如果攻城目標不變,只是要調一部兵馬改成伏兵,雖然明面上,不會有什麼其他聲音。

但每個人的心裡,都肯定其他心思。

因為這樣給其他人的感覺,就是不靠譜,或者說不是一個好主帥。

因為主帥的每一個命令,都應該是深思熟慮的,不太可能會出現臨時變卦的可能。

趙風就出現了這種問題。

還好田豐擔心聯軍會失敗,一心想要趙風出兵增援聯軍。

這樣也就勉強說的過去。

但肯定會留下不好的感官。

趙雲提出來,就是希望趙風能給個解釋。

否則時間長了,將帥離心離德,隊伍以後就會出現大問題。

沒多久,張遼等人,就已經事情安排了下去。

大部隊往敖倉開始返程。

趙風也不怎麼擔心,華雄會趁機攻擊大部隊。

因為華雄就只剩三千五百餘部曲了,其中騎兵大約還有兩千餘。

這些兵力,去追擊趙風的步卒,也沒什麼優勢。

不說周倉和張遼的部曲還剩多少人,光田豐和張武的部曲,就有三千餘人。

當然,缺點就是沒有主將,沒人可以拖住華雄。

但華雄並不知道此事。

所以華雄不會去追擊趙風大部隊的。

趙風、張遼、田豐、周倉等人,目送步卒離開視野後。

趙風一揮手:“出發!”

說完,就率先騎著絕塵,快速奔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