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緩流逝。

轉眼就過去了半個月。

對於上表文書,讓董卓升任丞相之職的事,趙風一直沒有決斷下來。

一是,趙風知道諸侯伐董的事。

最後董卓肯定失敗。

二是,時間也不怎麼充裕。

尤其是越猶豫,時間就會越短。

對於這個決策。

田豐也一直沒有催。

因為田豐本身也不太看好這個方案。

田豐更贊成,到時候跟隨大眾直接出兵,去謀取好處。

那樣做,不管怎麼樣,都是利大於弊。

而去讓董卓任職丞相這條路就利弊不好說。

這天,在相府議事。

甄堯行了一揖:“中山國的賦稅、雜稅已經徵收完畢。”

“徵集糧草共計一百七十三萬石!”

“其中有三十四萬餘石糧食,要繳納給王府,作為中山王的食邑。”

“如果不計算十幾萬在外的壯丁,算是豐收年。”

“如果算上那些人口,這點賦稅,離朝廷的賦稅標準,還差三十三萬石!”

“缺口十分巨大。”

“再有就是,春播的時候,我們找各個世家豪強,借了不少的錢糧。”

“雖然不計算利錢,但本錢還是要還的。”

“按這種標準,即便到了明年收割冬麥,我們不但入不敷出。”

“連世家豪強的錢糧都無法還上!”

趙風右手食指敲打的案己:“這也確實是個問題。”

本來三十四萬石,給劉稚的食邑裡。

就有一大部分是用來當軍費的。

按照現在長史的想法,肯定一粒糧食,都不會撥給趙風。

還有就是,這個賦稅缺口,也確實很大。

起碼需要五萬到六萬的壯丁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