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娘,我們都這麼長時間都沒有去過姥姥家,你就帶我們去吧。”

見柳氏聽完蘇錦夏的話愣在那裡,蘇錦笑這邊也不願意了,趕緊跟著勸道。

三姐說得對,不能因為害怕人家指指點點的就不去姥姥家了。

流言蜚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親人。

“好吧,”聽三丫這麼說,又見六丫睜著一雙眼睛可憐巴巴的看著自己,柳氏只好無奈的應了下來,“不過,咱們現在不能去,你姥姥家正在收麥子,正是忙的時候,可沒有時間招呼你們,咱們還是尋個空閑時間再去。”

“恩,行,娘說了算。”

柳氏終於把此事答應了下來,不僅是蘇錦夏和蘇錦笑,就連性子沉穩的蘇錦月都笑了起來。

“娘,我昨天跟村長打聽了一下,我想找個時間去買上幾畝地。”

去柳家屯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蘇錦夏便轉移了話題。

不過,這個話題是關乎家裡的大事,所以她一說完,柳氏臉上的表情就嚴肅了起來。

“行,這地早晚就得買。不過,你說你跟你村長爺爺說了,是咋說的啊?”

他們是土生土長的莊稼人,一直以來就是靠地為生。

有了地就有了活著的保障。

這個柳氏自然清楚,所以並沒有攔著。

可是這買地是大事,得慎重再慎重。

不過聽三丫提及她問了村長,柳氏便問道。

“就問了現在地的價錢,還有上哪裡買?”

當初姚璐家裡買地的時候,她曾經問了一嘴。

但還是不大清楚。

所以就又問了問村長。

“村長說地有好有壞,好的自然價格高一些。我問他怎麼買地,他讓我去縣裡衙門裡去買。”

衙門裡去買!

當時蘇錦夏聽了之後,嚇了一跳。

這買地不是該去找中人嗎?怎麼要去衙門買?

她當時聽蘇志山這麼說的時候,心裡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問的。

不過,蘇志山倒是回答的輕松。

他說:“現在的地金貴,只要誰家裡有地不是出了什麼難事,是不會輕易賣地的。再說了,現在有地的不是舉人就是員外郎,要是從他們家買了地,萬一他們仗勢欺人再被欺負了該怎麼辦。所以,只有去縣衙買地最保險。現在縣衙的地不少,都空著,正愁著賣不出去呢。”

晉國初立國的時候,頒布律法。

地都是國傢俬有的,農民可以向國家佃地,也可以向國家買地。

地價錢擺在那裡,多少年沒有變過,但是多少年,除了那些讀過書或者有能力的人買的起,其他平頭老百姓哪裡買得起。

所以只能佃地。

但自古以來,向來民怕官,所說國家允許農民去佃國家的地,可是極少有人敢去那麼做。

頒布的律法裡,還有一條最重要的一點。

一個人可以向國家買地,但是有限制。

這個限制並不是限制你買地的數量,而是價錢。

聽村長說,從縣衙買地,每家每戶前一百畝是每畝二十兩,往後一百畝就漲到每畝三十兩,依次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