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還沒有出鍋,楊翠便挎著食盒來了,給蘇錦夏家送粥。

鄰裡互相送臘八粥是這裡的習俗。

楊翠送完粥,蘇錦夏懶得讓人跑一趟,就讓楊翠順便捎著。

這一舉動,倒是被楊翠罵了一句偷懶。

對此,蘇錦夏一點兒自覺都沒有,徐氏、孟氏來送粥的時候,她都讓人自己帶走了。

順便帶了些她做的糕點。

臘八,蘇家人多過得很是熱鬧。

晚上的時候做了兩大桌子的菜,大家夥不分彼此的坐在一起,吃飯閑聊。

吃過飯打麻將的打麻將,裁新衣的裁新衣。

臘月初九是個好日子,一大早村裡就有人放鞭炮,應該是嫁娶新娘的。

到了年關,成親的人比較多。

蘇錦夏被鞭炮聲吵醒,並未睡懶覺。

見今天天氣還算不錯,蘇錦夏就打算吃過飯出門隨便溜達溜達。

誰知道剛吃過飯,徐氏就領著楊小秀才過來了。

“哎呦,這子航什麼時候回來了?”

見徐氏領著楊子航來了,柳氏臉上掛滿了笑容,迎著兩人坐下。

這一坐下,見楊子航還拎著兩包紙包的禮盒,柳氏看了一眼,繼續說道:“你來就來吧,怎麼還拿這麼多東西。”

禮盒很大,包裝也不錯,看起來很是貴重。

“這是我從豐州府帶回來的特産,是給幾位妹妹的。”

這一去大半年,楊子航成熟了不少。

以前一米七的個頭,現在接近了一米八了。

臉上的稜角愈加分明瞭,不過倒是比之前還要消瘦了一些。

看來在外讀書,並未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你有心了,大老遠的還不忘你給幾個妹妹帶東西回來,”聽楊子航這麼說,柳氏臉上笑容更甚,“怎麼樣?在桐山書院讀書還行吧?”

“都挺好的,勞柳嬸子掛念了。”

聽柳氏問,楊子航也知道她是在客氣客氣,點了點頭,有禮的回道。

說到這兒,柳氏便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些啥了,和年輕人,尤其是讀書人,她一個婦人,倒顯得有些笨嘴拙舌了。

只好點頭,笑道:“那就好,你娘成天在家裡唸叨你,正好你放假在家裡好好陪陪你娘。順便趁著在家裡,把親事說下,你也老大不小了,虛著都十七了。”

“好了,你就別說了,他都害羞了。昨天他回來,我在家中提了一句,他都不讓我說。”

見柳氏突然把話題轉移到楊子航的婚事上來,坐在一邊的徐氏把話給接了過來,瞅了楊子航一眼,說道。

聽此,柳氏笑了笑,打趣道:“果然都是大人了,一提到親事都知道害羞了。好了,好了,我不說了。”

“錦夏,領著你子航哥去隔壁找範欽玩兒吧,順便和範先生說說話。”

以前聽三丫說範季卿好像很有學問的樣子,估計楊子航和他說話,比較說得來。

所以柳氏就叫道蘇錦夏,讓她帶著人去隔壁轉轉。

聽此,蘇錦夏自然應是,領著楊子航就出了門。

“大半年不見,你變了很多。”

走出大門,楊子航突然來了這麼一句。

蘇錦夏聽了愣了愣,等反應過來,笑得燦爛如花,“能得你誇贊,那看樣子,我也算得上美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