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柳氏就拿來線軲轆遞給蘇錦夏打算把咕嚕上的棉花線用手搓一搓,搓成粗一些的線。

這種活計需要兩個人,一個人搓,一個人在另一頭用手指勾著線。

不是一個出力的活計。

所以聽柳氏這麼吩咐,蘇錦夏立馬應了下來。

可還沒有伸手,就被坐在一邊的孟荷香攔道:“我來幫二嬸兒吧。”

說著,也不等柳氏反應,勾起線,就要幫忙。

柳氏見此,愣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大郎最近一段時間還是跟著你爹去鎮上賣魚嗎?生意好不好?”

自打分了家之後,賣魚這件事上,柳氏就沒有再聽過訊息了。

只知道老宅那邊天天沒有閑著,所以便開口問道。

問的原因還是突然想到老宅分家的時候把魚方子給了三房。

“恩,以前是跟著奶,現在只能我爹和他去賣了。生意嘛,也說不上好,不過養家餬口倒是沒問題了。”

賣魚雖累,但一個月下來還有好十幾兩銀子。

十幾兩銀子在尋常百姓眼裡不算是小數了。

可相較於豆腐作坊和澱粉作坊就不值得一提了。

最重要的是昨天分家,魚方子被分了出去。

以三房的性子,日後,想必肯定會跟他們家爭搶生意。

這……

“昨天分了家,今天三嬸兒就領著三叔和三郎回王家村了,說是不回來了。”

說完上一句話,不等柳氏開口。

孟荷香掃了一眼坐在一邊跟著三丫學打絡子的蘇錦蓮,接著回頭小聲跟柳氏說道。

而她再小聲屋裡的人都聽見了。

所以都抬頭看了她一眼。

“你三嬸兒一家走了?”聽孟荷香這麼說,柳氏愣了一下,手中搓著的線頓了頓,愣了一下,接著道:“你三嬸兒就是鬼心眼子多,待會兒回家記得告訴你娘,讓大郎和你爹出門賣魚的時候小心點兒。”

王氏回孃家依仗的就是那張魚方子。

拿到魚方子,她肯定會做賣魚的生意。

在老蘇家,她施展不開手腳,可是回了孃家有她三個哥哥給她撐腰。

這生意做起來可不是很容易。

“二嬸兒這是啥意思,為啥要讓大郎和爹小心點兒,難不成三嬸兒……”

聽柳氏這麼說,孟荷香倒是皺起眉頭來,很是不解。

“這事兒你不知道也不怪你,”誰讓你是新嫁婦呢,沒聽說過也是情有可原的,“你三嬸兒有三個哥哥,說不好聽些都是些無賴,這魚方子要是落到他們手裡,估計要壞事兒。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杞人憂天了。”

柳氏雖有這般猜測,但是卻不敢保證。

好歹還有蘇雲安在那裡,想是他們是不敢的。

“我知道了,等我回去跟我娘說一聲。”

聽柳氏這麼說,孟荷香眉頭皺得更深,卻是沒有反駁。

而是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顯然把柳氏說的話當成了一回事。

“你別走神了,這絡子都快被你給打壞了。”

聽孟荷香說王氏領著一家人回了孃家,蘇錦夏卻是沒有放在心上。

只道這個王氏怎麼不把豆腐作坊裡的二郎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