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蘇錦夏基本上天天都來徐氏家中,但一次也沒有見過楊子航。

想是他考上了秀才,這鎮上的學堂就不適合他了。

要想往上繼續求學,那隻能上府城或者更好的地方。

“是啊,這考上了秀才,雖說吃上了皇糧,但也謀不上一官半職,要真是這樣,只能在鄉下做個教書先生。子航是個志向遠大的,所以想繼續求學,本來是打算去府城的,但是他聽說桐山書院最近在招學生,所以就去那邊試試。”

這天下有四大書院,南方金陵的臨水書院,中原的應天書院,皇城的皇家書院,以及北方的桐山書院。

其中以應天書院最盛,集天下之才子,以皇家書院最為有名,集皇家貴胄之子弟,金陵的臨水書院和豐州府的桐山書院並駕齊驅。

這兩個書院雖在四大書院中排名最低,但能在天上上千座書院中脫穎而出,可見其實力。

所以能進桐山書院的都是佼佼者,要不然,徐氏也不會因提起這話題,愁眉不展,連連嘆氣。

“怎麼?楊小秀才這次鄉試考得這麼好,也進不去?”

桐山書院,蘇錦夏不知道。

但徐氏口中的‘試試’,卻讓她知道估計進入這個書院是不容易的。

所以便反問道。

“桐山書院,三年收一次學生,每次只收九十人,但每次去報名的逾萬人之數,而且個個都是佼佼者,想要進書院還要經過層層考核。想要進去,難啊。”

見蘇錦夏問她,徐氏便隨口答複道,又覺得她不該和一個小丫頭說這些,遂轉移了話題。

“你這搬家了,咱們是不是該把豆腐生意給好好辦辦了。”

子航能不能進入桐山書院另說,但終歸要繼續念書的。

這考上秀才之後,繼續念書,可要比之前花費多得多。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掙錢。

“其實我今日就是來跟你說這件事的。”

見徐氏轉移了話題,蘇錦夏也不再問,直接說明來意。

“這些日子,咱們的豆腐也算是在青山鎮小有名氣了,幾乎整個鎮上的豆腐都是從這裡訂購的。所以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把豆腐開往東安縣,把名聲在東安縣打響。”

“不過,走到這一步,咱們要做的還有很多。第一,擴大作坊,第二,去東安縣賃下一間店鋪,第三,和一家糧店合作,從他那裡訂購豆子。”

“還要賃店鋪?這得多少錢吶?”

蘇錦夏這一番話說的,頗為在理。

這也是她所想的。

可是她卻沒有想到去縣裡賃上一間店鋪,這要真的賃上一間店鋪,這一年下來不得好多錢?

“對,賃店鋪,其實要是我們手裡現在有錢,我還打算買下一間大的鋪子呢,只可惜現在咱們生意才剛剛起步,手裡沒錢。”

“有了這一間鋪子,咱們的豆腐還能往上提提價,要是拉著架子車去賣,價錢就提不上來了。再說了,有了鋪子也省了咱們很多麻煩,咱們可以現在鋪子裡做豆腐賣。”

蘇錦夏聽出徐氏是心疼賃鋪子的錢,再加上蘇錦村去縣裡駕車去的話不過一個多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