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她答應了分家,可現在心裡還是有些憋悶。

不過除了憋悶,對於二房一家,多多少少,她覺得還是有些虧欠的。

“分了家,你們二房依舊是老蘇家的人。家裡的房子你們先住著,等過年家裡攢些銀錢,娘再給你們起一座新房。以後過日子上有什麼困難就跟娘說,能幫的,娘絕不會袖手旁觀。說來說去,老二的事,是我們老蘇家對不住你。以後啊,這養老的事,娘也不強求,你們有心就好。”

龐氏輕聲說道,屋裡卻安靜異常。

蘇錦夏幾個人跟在柳氏身後低垂著頭,看不清表情。

而只有柳氏一個人聽龐氏這麼說,大約是心裡實在難過,抽抽泣泣的,眼淚一直就沒有停過。

等過了好一會兒,才嗚嗚咽咽的看向龐氏,道:“孃的話,兒媳記住了。雖是分了家,但幾個孩子還姓著蘇,這是跑不掉的。以後有少沒多,該孝敬您和爹的,也是少不了的。”

龐氏剛才的一番話,想得到的回應,十有八九就是柳氏現在說的。

所以柳氏一說完,龐氏臉上的表情瞬間緩解不少。

看樣子,是著著實實的鬆了一口氣。

沒有再開口,龐氏輕嘆一聲,屋子裡又陷入了安靜。

過了有一刻鐘,蘇雲康就把村長給叫來了。

不過沒有想到他身後跟的竟還有蘇舉人,蘇慶祥。

一見蘇舉人也來了。

一屋子裡的人,包括蘇老頭都正襟危坐,不敢造次。

龐氏趕緊吩咐了張氏去泡茶。

接著迎著兩人上炕坐下,村長蘇志山和蘇舉人倒是沒客氣,脫了鞋就坐到了炕上主座。

“你們家老四去叫村長的時候,我正好跟村長在一起,聽說你們要分家,村長就叫我來做個見證,多有打攪,還望蘇二哥和嫂子莫怪。”

一上到炕上坐下,蘇舉人就看向蘇老頭,拱手說道。

嘴裡雖說著歉意,臉上都是帶著淡淡的笑容。

很官方的一句客氣話而已。

蘇老頭讀過幾年書,自是明白,也客氣的回道:“不打攪,有蘇舉人作見證,是我們老蘇家佔了便宜。”

說著,擺了擺手,對蘇舉人的態度倒是沒有龐氏那般客氣和拘謹。

蘇老頭性子高傲,年輕時覺得自己讀書好,總覺得要不是遇到當年的事,他現在說不定也是秀才、舉人,或許得個進士也不一定。

這種自以為,造就了蘇老頭子對讀書人一點兒也不服氣的性子。

總覺得自己的身份不比哪一個讀書人低下。

他這種態度,蘇舉人看在眼裡,倒也不計較,笑了笑,就再也沒說什麼。

蘇志山是村長,多年來,處事早就不是一般圓滑,倒是對誰都客氣。

張氏端來的茶剛落桌,只不過喝了一口,就放下了茶杯。

一搭沒一搭的問著龐氏要分家的情況。

村長和蘇舉人來了,屋裡自然沒了孩子們呆的份兒。

除了大郎,一眾人全都被張氏給攆了出去。

出了門,蘇錦夏就要拉著蘇錦笑,跟著蘇錦月往二房走,卻一聲被蘇錦蘭給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