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

這是真的麼?

郝愛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個從來沒練過蝶泳的選手,還要報蝶泳專案?

這麼一不相信,郝愛民禁不住看看伍環,畢竟,剛才的話是燕依依說的。

伍環都懵逼了,心說,你是我的老闆不假,可這比賽報名的事兒,你也替我做主了。可當著郝教練的面,這燕老闆就當啷一句給扔出去了,你說怎麼辦?

伍環看看燕依依,再看看郝愛民,一咬牙:“對,郝教練,蝶泳也給我報上!”

一看都攛掇成了,燕依依俏皮地一笑:“那走吧,伍大運動員,回去睡覺。”

郝愛民一聽,又來了。

哪知,伍環大手一揮,斷然拒絕到:“老闆,從今天開始,距離比賽還剩下不到5天,我就不回店裡了,麻煩你幫幫忙,把我的行李都拿來,我就在這兒睡了。從今天開始,大眾賽場就是我的家,我是24小時,不間斷練習!”

郝愛民一聽,伍環這還真槓上了,嗯,這股子勁頭兒,好!

不過呢,24小時訓練,沒聽說過,一般8小時訓練,這就相當難了,關鍵是如何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如果天天超過8小時,也不利於肌肉的恢復。

燕依依給伍環鼓掌道:“嗯,這還差不多,不過,說你不睡覺,我是不信的。大白天,呼嚕都能震天響。你要是困了啊,就在水裡睡吧,也能練練水性。”

“你真打算在這不間斷練習啊?”郝愛民還是不太敢相信伍環能這麼勤奮。

“那當然啊,為了那矮瘦子,我也得賣賣力氣。”

“那好吧,我得先去賽場管理處協調一下,順便,讓今天打更的回去早點歇了吧。”

“……”

燕依依還真就是認真的,很快幫伍環取來了行禮。

那邊,郝愛民也和大眾賽場做好了協調,賽前最後這5天,伍環就不離開大眾賽場了,是24小時常駐訓練。

這一次的伍環,還真就用上心了,以100米自由泳為主項,開始加練50米和200米。距離上的不同,也決定了技戰術的差異化運用。

總體來說,距離越短,衝刺就越提前。距離越長,衝刺就越靠後。

你比如說50米自由泳,幾乎從起跳入水,之後就全程處於衝刺狀態。畢竟,標準池的距離就是50米,你如果還慢條斯理地遊一段兒,再想衝刺都來不及了。

所以,短距離專案,對運動員的爆發力要求較高,同時,要全程加速,上來就要100地發揮。

長距離專案呢,對運動員的耐力要求較高,一般前面要咬住對手,最後階段全力衝刺。

無論長短,如何科學地分配體能,是一個關鍵。當然,所有這一切的基礎,還是要求技術動作的標準化、規範化,各種技術動作的合理配合運用。

接下來的三天,伍環的強化訓練取得了比較可喜的成績。

100米自由泳,郝愛民給伍環的測試,平均達到了1分10秒作用,最好一次突破了1分大關,達到了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