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趙錢孫李(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趙頭兒用木頭棍子捅我車軲轆,可木頭棍子卻是老孫頭兒的。
伍環明白了,自己中招了,這裡裡外外,就是一個局,一個設計好的局!
還用得著對村長抱有愧疚麼?
沒這個必要了吧。
孫伯通把老趙叫進屋裡,二老一起坐定,看了看伍環,各自長嘆一聲,這才說出一個故事來。
村長和老趙,本來就是戰友,而且是一起上過戰場的好兄弟。在他們那個連隊裡,最出類拔萃的有四個戰士,那就是——趙錢孫李。
怎麼個趙錢孫李呢?那就是,趙建國、錢建設、孫伯通、李建軍。因為除了孫伯通,其他三人名字裡都有個建字,因此也被其他戰友戲稱為“三建一伯”。
趙錢孫李,這四個人,當年可是整個連隊的佼佼者。無論是平時訓練、武備考核,還是抗洪搶險、戰場殺敵,四個人都是那麼業務精湛、勇往直前。
這麼說吧,趙錢孫李,既是好兄弟,又是競爭者。平時四人說說笑笑、親如手足,可到了訓練考核乃至戰場上,四個人是你追我趕,誰也不服誰。
一眨眼,十年的時間就過去了。按照部隊上的規定,他們都屬於老兵了,需要復原回地方。趕巧了,四人還都是鞍城地區的人。可是,那一年鞍城的復原指標只有一個,留下的不僅能在城裡,還能給個科長的位置。留不下的,就只能回鎮上,甚至是農村。
久在一起比拼的四人,都瞅著鞍城城裡的指標眼紅,當時又都年輕氣盛,這就決定真刀真槍地比一把,誰贏誰就留城裡,輸了的回鎮上、去農村!
比什麼呢?
當時部隊訓練考核時,就是賽跑+游泳,內部叫小兩樣兒。一個起點出發,先到終點者為勝。也不講究你怎麼跑,你用什麼泳姿,看的就是一個速度。
四個人的成績,一向是難分伯仲,都感覺自己更高更快更強。
這次為了鞍城的復原指標,四個人一番計議之後,一致同意用這個小兩樣兒一決高下。
結果那天,出人意料的是,錢建設一路領先,毫無懸念地戰勝了其他三人。雖說輸的不甘心,可趙建國、孫伯通、李建軍也都是紅臉漢子。願賭服輸,走人!
就這樣,錢建設留在了鞍城城裡,李建軍回了魚塘鎮,趙建國和孫伯通則乾脆去了農村,一個去了酒坊村開了趙家燒鍋,一個去了魚塘村做農民。
這一晃兒,又是二十多年過去了,趙錢孫李就沒有聚齊過。
可誰料想,在今年年初,趙建國、孫伯通、李建軍,同時接到了錢建設的一封信。
信中大致的意思是說,錢建設在鞍城混的不錯,已經當上了鞍城體育局局長。雖說鞍城只是個地級市,但這也是個副處級幹部了。
根據錢建設掌握的情況,國家現在非常重視體育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奧運戰略和全民健身是國家未來的大勢所趨。尤其是,其中一項體育運動,勾起了他對二十多年前軍旅生涯的回憶,那就是——鐵人三項!
這個鐵人三項,包含了游泳、賽跑和腳踏車三項運動,和當年趙錢孫李酷愛的小兩樣兒,就差了個腳踏車。
錢建設指出,奉省是體育大省,好苗子非常多,尤其是鞍城及其下轄的廣大農村地區,很多年輕人具備充沛的體力和強健的身體素質。這樣的人才都種地去,太可惜了。
錢建設希望趙建國、孫伯通、李建軍三人,幫他挖掘一些人才,參加10月中旬組織的鞍城鐵人三項選拔賽,優勝者有機會代表奉省參加全國選拔,運氣再好一點兒,就有可能代表國家參加下一屆奧運會了,那可是北都奧運會啊!
錢建設認為,趙建國、孫伯通、李建軍三人,年輕時酷愛小兩樣兒,在賽跑和游泳方面都有豐富的訓練經驗,稍微擴充套件一下腳踏車運動的培訓常識,就是一個稱職的鐵人三項教練。而他們三人培養的徒弟,如果能取得好成績,不也是對曾經的軍旅生涯一種最好的回憶麼?
趙建國、孫伯通、李建軍三人對錢建設搶走了當年的鞍城復原名額,本來一直都不太服氣,接到錢建設這封信以後,都毫不猶豫地回信表示贊同。在他們看來,當年輸給了錢建設,是栽了。但如果能親手培養一名更加優秀的鐵人三項運動員,那就能把當年栽的面兒給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