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竣工(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邊羅維剛給林秋吹捧完,南都那邊就出了大事。
所謂樂極生悲,就是這樣了。
起因是給興地科技大廈的安全性做專家論證的一名專家,不知道得罪了什麼人,被人揭發出男女關係混亂。
說實在話,在現在這個社會,男女關係混亂根本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反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君不見網文裡後宮種馬之類的豬腳都特別受歡迎,能夠同時和幾個女人保持超友誼關係,只能說這個人混得相當成功。
而這位混得相當成功的專家,卻因為這事又被人順便把他平常工作上的一些問題暴露出來。好吧,這就有點要命了,工作是專家安身立命的倚仗,不然他這個所謂專家的稱謂,又從何而來?
工作問題暴露出來後,接著就事無鉅細,連他平時收了人家千兒八百紅包,在工程驗收中給人家說好話的事都被曝光。
這位專家最近所做的一件比較值得一說的事,就是參加了關於興地科技大廈安全性的論證。
而有所謂的知情人曝光了這次論證的所謂貓膩:所有參加論證的專家都收受了業主方的貴重禮物和鉅額紅包。
這下子不光是這位專家倒黴,連其他一起參加論證的專家都受了牽連。
林秋確實給這些專家每人送了價值三千元左右的禮物和紅包,但這不都是辛苦費嗎?行業慣例啊,人家專家也不是每天閒著沒事幹專門給你論證這個論證那個的,總要有些報酬給人家啊。連林院長都收了,可見並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事,頂多算是一些灰色收入。也算不上貴重和鉅額吧,危言聳聽啊!
而且出的論證結果都是真實有效的,沒有存在任何造假,根本算不上什麼問題。
然而吃瓜群眾並不會這樣想,他們首先就盯緊了專家們確實收了錢和禮物這一點,收了東西就必然有問題,沒問題你為啥要送錢送禮物?
於是,很莫名其妙的就把興地科技大廈這個專案推上了風口浪尖。
網上一時間輿情洶湧,有建築行業內的所謂資深人士也跑出來推波助瀾,紛紛在自己的微博上發文遣責。
某專家:“對於行業內一些同行的所作所為,我深深感到不恥。這些人為了滿足個人的一點點私慾,竟然把建築安全當成兒戲,在這麼重要的事情上面弄虛作假,所作所為簡直令人髮指。這些人根本就不配專家這個稱謂,甚至連建築行業都不應該容忍他們的存在,因為他們分分鐘都會害死人!”
某專業工程師:“不知興地科技大廈的業主和施工方是哪位牛人?之前從網上看到這個工程號稱一個月三十層,平均一天一層的超級建設速度,本人還以為國內的建築業也出現了華為式的行業先行者,為國爭光,心中為之歡呼雀躍,國內建築業也可以在國際賽場上實現彎道超車。卻沒想到幕後居然有這麼骯髒的事情發生。後來想想,也對!一天一層的高層樓宇建設速度,簡直是匪夷所思。連最發達的歐米國家也做不到,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所謂綠林建設又憑什麼能做到?大家不要罵我崇洋媚外,我說的只是事實而已。”
某業內人士:“據說那棟大廈已經快要封頂,真替住在那棟大廈一百米內的人捏一把汗……”
吃瓜群眾1:“博主說清楚一點,為什麼耍捏一把汗?又為什麼是一百米?”
建築業小白:“聽說那棟樓總高度是一百米多一點,如果倒下來……”
吃瓜群眾2:“好闊怕!我上班的路在那棟樓旁邊經過,每天都會看一看的。今天特意數了數,已經蓋到二十八層了。明天上班必須繞道了,最起碼要在一百米以外走。”
吃瓜群眾3:“闊怕+1”
吃瓜群眾4:“闊怕+2,弱弱問一句,我上班的地方正好在一百米以內,需不需要辭職?”
吃瓜群眾5:“闊怕+3,樓上辭職打電話就行啦,別回公司了,萬一正好那時倒下來……”
吃瓜群眾6:“闊怕+!我家就在那棟樓旁邊,目測距離不到一百米,我今晚不敢回家了!表情驚恐。”
吃瓜群眾7:“啊啊啊!我現在就在家裡,我要離家出走了,現在就去收拾行李!”
吃瓜群眾8:“樓上保重!”
……
吃瓜群眾7:“提著行李走到門口才想起來,我家不在那棟樓旁邊。謝天謝地!感謝爸媽挑的房子位置好,我不用離家出走了。哈哈!”
某業內人士:“我透過業內的朋友查到這棟樓的資料了,在這裡公佈出來,希望大家都來譴責它。這棟樓叫興地科技大廈,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都是綠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吃瓜群眾6:“憑什麼他們綠林建設蓋的樓有問題要我們擔驚受怕,我要去抗議,明天就去,有一起的嗎?”
建築業小白:“綠林建設嗎,我聽說過這家公司,好象總部是在東雅區那邊的,公司不大。”
業內人士1:“不知相關管理部門是幹什麼吃的,居然被這樣一棟樓蓋起來。什麼狗屁綠林建設!那種一看就沒有實力的公司就不應該給它審批透過!尸位素餐的人才是真的可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某相關管理部門職員:“不是說了磚家都造假了嗎?管理部門的人也不是全才,被磚家矇蔽也是情有可原。最可恨的是那些狗屁磚家和無良的建築公司串通一起害人,簡直是草菅人命!”
......
短短兩三天時間,針對綠林建設串通專家造假的論調甚囂塵上。
穆珍珍打電話給林秋,大概說了網上的一些情況。
“還有兩天,整棟樓就封頂了,這個節骨眼上鬧出這樣的事!”林秋問道:“會不會是有人專門針對我們?”
穆珍珍道:“表面看不像是有人針對我們,整件事就好像真的是因為那個專家被人揭發而牽連到我們的,我們就是有點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