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鋼牙菜(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秋回到家,就直接去菜園,檢視育菌房的施工進度。
才第三天,育菌房已經在安裝牆體。牆體不是磚砌的,而是用預製板安裝。那預製板多半都是標準的四米長,一米寬一件,厚度十厘米,重量很輕,但很結實。
也有寬度和厚度一樣,但短一點的,是留窗洞和門洞用的。
每兩件預製板立一條柱,正好四米高,所有窗洞門洞都預留好,也是標準尺寸。前面的人立牆,後面就有人接著安裝門窗,速度飛快。
林秋現在的力氣很大,裝上去的牆體,他用手推,竟然紋絲不動,比磚砌的牆還要結實。兩面都是光滑的裝飾面,不用二次裝修。
看了一會,小叔過來找他,“阿秋,水塘的水終於抽乾了,趕緊去幫忙抓魚。”
抓魚是林秋最喜歡的活動。兩人來到水塘邊,果然水已經抽得差不多,看到塘底有很多魚在游來游去,魚背都『露』出水面,這都是野貨啊!
這個水塘是多年前,村裡土磚廠挖泥燒紅磚挖出來的大泥潭。後來國家禁止使用紅磚,磚廠倒閉。某年下大雨山溪改道,水往大泥潭裡面流,就形成了這個水塘。
水塘面積挺大,也很深,但很不規則,也就沒人願意當它是魚塘來承包,裡面的魚都不是養殖的,因此全是野生魚。
林秋脫了衣褲,只剩一條內褲,拿了個帶長柄的網兜就第一個下去。踩到淤泥裡一下就沒到大腿根,他嚇了一跳,“還有這麼深的淤泥?”
大伯哈哈大笑,“淤泥深才好呢,到時挖上去曬乾,是種菜最好的肥料。”
老爸林震南道:“這只是水塘邊,中間更深,能沒過頭,阿秋你小心點。”
林秋看看附近的淤泥面上沒什麼魚,卻有一個個的泥疙瘩凸出,心中大喜,那是石螺呢。
東雅中秋節吃石螺是習俗,也是因為石螺在中秋這段時間最是肥美。撈回去養乾淨,剪了尾,用蒜蓉辣椒紫蘇葉炒,是林秋的最愛。
他索『性』換了個小眼的網兜,連淤泥和石螺一起撈起來,然後擠掉淤泥,剩下的都是石螺。不一會就撈了一大桶,樂得他眉開眼笑。
大伯和老爸只當他還是小孩,也沒管他。他們哥三個拿著長竹竿把魚都趕到岸邊抽水的集水坑裡,好方便等會抓魚。
林秋玩得正開心,老媽來找他,“阿秋,明天中秋節了,你拿點魚和石螺去給周老師。”
周老師是九塘小學的老師,也是林秋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班主任。林秋小時候很皮,周老師沒少到林秋家家訪,一來二去,結果跟老媽成了好姐妹。林秋沒闖禍她也來,搞得林秋只要看見周老師來家裡,馬上就偷偷跑出去不敢回家。
後來林秋去讀中學,大學,周老師也沒斷了跟林家的聯絡,還是常來常往的。
林秋答應,“哦!”
他上岸在旁邊小溪裡洗乾淨腳上淤泥,穿好衣服。挑了兩條五六斤重的大草魚,用水桶養著,又放了五六斤石螺進去,看旁邊一個盆裝著幾條黑魚,又抓了兩條放進桶裡提著就走。
老媽追上來,“阿秋,你剛才在塘里弄了滿身泥味,回家沖涼換了乾淨衣服再去,別失禮了!”
林秋毫不在意,“有什麼失禮的?周老師看著我長大的,我光屁股她都見過,又怎麼會嫌我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