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旦夕與禍福(第1/2頁)
章節報錯
每年的旦夕節都是一個充斥著團結驚喜與喜悅的節日。
但單看詞意,旦夕還真算不得是一個好詞彙。
在古語中,旦夕一般與禍福前後連線,意思是無論何時,好的壞的事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這種情況對於這個世界而言,確實是一種常態。
細數歷史,在西玉國建國兩百多年是遇上了國禍與路安,福與禍相依相伴促進歷史發展,之後的幾百年裡更是危機起伏的同時伴著巨大的機遇,比如系統。這種福禍,同樣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前進的階梯、新生的甘霖。
把西玉這個已經老成了枯枝的國家澆灌出了新芽,催發出了新根,牢牢地紮根大地,汲取營養和力量,長出蒼天枝幹,遮風擋雨,讓西玉國人在這上面繁衍生息,使國家發展綿延不絕。
基於此,在1500年前後,西玉朝堂根據建國日期與歷史典籍,定下了旦夕這個節日。
福之禍所伏,禍之福所倚。
福禍相依,旦夕皆有。
所以對於國人而言,每年一次的旦夕節不僅僅只是一個國家節日,更重要的是提醒國人居安思危,在享福的同時要明白暗中潛在的禍患。
在這一天,國家會展現自己的力量,雄獅舞爪,怒吼聲都能逼退一眾宵小。
蕭韻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旦夕節,這是她那平庸無趣的日子裡為數不多的光亮。
那時她還很小,她媽媽同樣也年輕,孤身帶著孩子,其中的苦楚與難度都快要溢位生活。
而且媽媽當時剛畢業不久,身為一個孤兒,還被渣男騙,完全沒有能力承擔自己的生活,更何況還要養一個小孩。本著節省,媽媽帶著她住貧民區,那裡魚龍混雜,什麼都有,再加上媽媽長得漂亮,她們面對的惡意成倍數上漲。
不過好在媽媽在她六歲的時候就帶著她搬了出去,之後的生活雖不甚富足,但她也知足了。
至於爸爸?這個生物相當於死了。蕭韻從來沒有對他抱有過期望。
旦夕是一年中最安全的日子,任何的不安全因素或者是不利於國家形象的行為都是會受人譴責,嚴重的甚至會坐牢。
所以每年的旦夕節,蕭韻和她媽媽都會過得很平靜,比之以往,非常安全的那種平靜。那種安全感是國家帶給她的,雖然只有一天,但她牢牢記得。
她還記得六歲那年,那是媽媽是最辛苦的一年,她急著為蕭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想要搬出這個混亂的地方,所以工作起來非常不要命。但是那年的旦夕節,媽媽卻破天荒為自己放了一個假,帶著她去了城區,那是她第一次去城區。
彩色的燈籠掛滿了千家萬戶,青石板地踩過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每個人都是平和且善良的。煙火燃燒,給天空染上絢麗的顏色。喧囂卻熱鬧、孤獨又溫柔,這個世界拂過的清風像是瞬間掃落汙穢的塵埃。
蕭韻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的感覺,只是回首當時,記得媽媽的溫柔,記得那漫天的絢爛。簡直美麗的不可思議。
現在她上大學了,這個地方的旦夕節同樣熱鬧,不,應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首都,古老國度的中心城市,古韻與現代氣息完美融合,透著一種深沉的美感。
在旦夕節這一天,這個繁華的城市突然懶散了下來,人們紛紛走出家門遠離工作拿著相機。
蕭韻和她媽媽自然也在一起。
只放假三天,第一天胡媽媽肯定陪她。之後的兩天自然是老媽和路叔叔好好旅遊,而她自然也不當這個電燈泡展示自己的大瓦電力。
她們兩個最先到的鳳棲街,相傳這條街是西玉國某一屆皇后的孃家所在的街,當時皇后回家就會走過這條路,所以直接賜名鳳棲街。
後來,這條街在時間的演變下成為當之無愧的商業中心,是眾多買友聚眾打卡的不二場所。
不過聽別人說,消費挺貴的,也不知道自己的小金庫能支撐住不。
蕭韻在大一的時候就已經參與實驗,還寫了實驗報告,得到的獎學金加實驗獎金非常高,再加上蕭韻時不時出去兼個職,她的小金庫堆積得滿滿的,想必今天可以讓媽媽享受一下女兒帶來的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