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旁人會覺得她對白珝過於冷酷無情,那,又有什麼關系呢?

多情自古傷別離,這世間沒有誰離了誰活不了的,不過是走了一個白珝罷了,她的人生還在繼續,她的生活還在繼續,有什麼大不了的。

反正白珝曾說她太過心軟,那麼,她狠心一次又何妨?

自嘲地笑了笑,小茶拴了山莊大門後的門栓,也把心裡的那道門再次牢牢關,不再為誰開啟!

接下來的時間裡,小茶依舊忙著她的醫術和生意,醬油作坊開起來了,豆製品作坊也陸續開起來了,朱齊志家裡的生意也逐漸形成了規模,連多味酒樓的生意也更一層樓,越做越好,名聲大噪,最後沖出秀水鎮,一路傳到了安州與定州。

多味酒樓轉到了小茶的名下,為了酒樓的生意著想,她把前世所記得的許多菜譜都寫了出來,讓羅傾城到奴隸市場買下好幾個有廚藝天分的下人,與他們簽下死契,然後把那些菜譜交到他們手,讓他們把這些菜全部學會,再在酒樓隆重推出。

色、香、味、形俱全的菜餚一經推出便受到了熱烈的追捧,食客大增,即使秀水鎮算不是富裕大鎮,那些新菜餚也還是在秀水鎮出了名,讓多味酒樓賺了個盆滿缽滿。

秀水鎮附近的幾個城鎮都知道了,多味酒樓的東西好吃又新,價格不貴,還有許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鮮食材,做出來的菜餚更是令人回味無窮,垂涎三尺。

許多客人因此紛紛慕名而來,使得鎮子的客棧也越開越多,變相的帶動了鎮子的經濟,稅收也跟著漲,把孫縣令喜得整天笑得合不攏嘴。

他無數次慶幸,還好他當初曾出手幫過這個衛小茶,不然現在的秀水鎮哪能有這麼好的政績呢?

衛小茶還真是秀水鎮的福星。

安州的慈善堂也開起來了,裡面收留了不少失去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和孤兒,在極短的時間內贏得了安州城百姓的一致交口稱贊,小茶的名聲一度達到最高點。

更讓小茶意外的是,她一時心軟收留的王大山還真是個人才,辦事能力強不說,行事還不拘一格,撒潑打滾賣萌耍賴無恥,樣樣齊全,把安州知府程堅給弄得焦頭爛額的,不得不按照他的要求多開了許多綠色通道。

幸好王大山是個有底限的人,他做的那些事並非出自於他的私心,而是為了孤寡老人及孤兒著想,再無恥一點小茶也沒意見。

如說,慈善堂的資金流向必須由他帶去的人和安州知府指派的人共同掌管,一人一本賬本,一個月對賬一次;還有,每個月的物資分發也必須有他派去的人在場監督,免得某些心懷不軌之人剋扣物資,闇昧下了這些東西;另外入住慈善堂的老人、孤兒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身份資訊確認無誤後才能登記入戶,嚴禁有人混水摸魚、白吃白喝……

程知府對此倒是沒什麼意見,反而更加欣賞他了,好幾次在信隱晦的表示想從小茶這裡挖人。

小茶表示:“呵呵……”

慈善堂開起來後,小茶又讓王大山在孤兒挑選一些資質較好、身家清白又願意賣身的孩子,把他們帶到她偷偷買下的一個莊子,讓他們學習識字、算數、武藝、藥理等等專案,打算把他們培養成她的暗部勢力,算是她的最後一道防線。

有小茶的空間加持,還有許多調理身體的藥物無限量供應,這些孩子的學習進度驚人,身體素質也是槓槓的,不過三個月便學得有模有樣,讓王大山嘆為觀止。

其還有不少尖子生脫穎而出,人品心性都很不錯的,便由小茶親自教導,準備把他們培養成她自己的心腹。

時間在小茶的忙忙碌碌過去了,而小茶也好像忘記了白珝這個人。

當然,只是好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