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這個時候他還身毒,每日被病毒折磨著,所以並不如何關心這件劫船安的細節,只在病癒回到京城後,才聽父皇說了兩嘴。

案子是定州知府破獲的,把位於安州與安州交界處的雁回山給掃蕩了一圈,將盤踞在山的山匪們盡數抓捕歸案了。

只可惜,那批鹽據說在劫船的時候,因船底破了一個大洞,船沉後來不及把鹽搬出來,全給泡沒了。而那二十萬兩的鹽稅,因被山匪黑吃黑劫走,又被山匪們揮霍一空,結果追尋回來的銀兩還不足五萬兩。

雖說結果不盡如人意,但也算是給元景帝一個好的交待了,元景帝大喜之下,重賞了破獲此案的定州知府,讓他連升了兩級,由外放的從四品定州知府調回京城,擢升為從三品的光祿寺卿,讓他一躍成為京城新貴。

當然,這位前定州知府可是五皇子一派的人,在白珝登基後因參與犯作亂而被抄家滅族了。

那時候白珝覺得這件案子的案情有些詭異了,只可惜當時所得的資訊不多,所以這一次他一開始沒往劫船案那方面想,才會深陷在眾多的小線索,覺得迷霧重重,看不清方向。

如果小茶不是在陰差陽錯之下治好了程萬裡,又懂得分辨毒藥,恐怕他一直未能將這些線索全部串連起來。

劫船案的細節不必多說了,重點是那些鹽和銀兩如何處理。

山匪做的本是無本買賣,雁回山的山匪應該都是五皇子的人,也是用來成定州知府的一枚廢棋。二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運進山匪的庫房,只消說被山匪用掉了,誰又能查得清它們的去處呢?隨便拿個五萬兩出來抵數,面子也算是過得去了。

至於剩下的十五萬兩,不名正言順的入了五皇子及其黨羽的口袋嗎?

還有那批鹽,說什麼跟著沉船被泡沒了,若是小茶沒有查到那種會令人誤診的毒藥,說不定白珝也信了。可此毒藥一出,白珝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羅家那數量眾多的雜貨鋪。

把鹽放在雜貨鋪裡銷售,可不正是最佳的銷售贓物地點嗎?每天摻雜一點點,誰又能天天去查這個?

之前白珝在秀水鎮看到陸豪龍時,還在怪陸豪龍為什麼偏偏跑到這麼偏遠的地方置下莊子,現在前後一連貫,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別忘記了,陸豪龍的姐夫可是趙漢苑,乃是江南巡鹽禦史,也是五皇子一派的人。

至於那個背叛了白珝而暗地裡投靠了五皇子的內侍李和,他當然要盡量避免與這件事牽扯關繫了,要麼是提前過來,要麼是事後才過來,裝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來撇清自己。

定州知府、陸豪龍、趙漢苑、羅家、李和、一眾雁回山的山匪……

其實吧,這事兒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挺複雜,不過是五皇子一派既想求財,又想借此機會提拔一下自己人而自導自演的一出戲罷了。

前世倒的確給他們成功了,不過這一世嘛……

白珝冷冷地笑了起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五皇子一派註定要為他人做嫁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