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急敗壞之下,楊薏兒把周氏轟出了家門。

可趕走一個周氏,還有下一個李氏、吳氏、趙氏……

平日裡與楊薏兒關系不錯的女人,像是約好了似的,依次門來“探望”她,明裡暗裡卻示意她趕緊去死一死,免得連累了她們這些人的好名聲。

直到此刻,楊薏兒才明白,有的人表面對你好,可心裡卻是恨不得你立刻死掉,你過得越悽慘,她們越開心——如周氏、李氏之流。

有的人表面看似冷血無情,對你的處境漠不關心,可她的出發點卻是真心的為你好——如小茶和堅持讓她看病的祝樂碧。

因為小茶的那三個問題,楊薏兒相信,小茶無論如何都不會見死不救,眼看著她出事的。

所以,她一定不能死,一定要活得好好的,一定要笑到最後,給那些希望她去死的人看一看。

若問楊薏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她答不出來,她只是莫名地信任小茶,相信小茶會出手幫她。

正是因為這個信念,讓楊薏兒堅持了下來,不管外面的流言傳得多難聽,她也從未産生過要用自盡來證明清白的念頭。

接下來的幾天,流言傳得更加難聽,楊薏兒被休的原因也由原來的多年無所出,變成了其他不堪入耳的理由。

最後,竟然傳出她與某個男人通jian,被賀家人捉jian在床,賀侍郎一怒之下,把她休棄回家的版本,連那個jian夫是誰,長得什麼樣都傳得繪聲繪色的,彷彿那些人親臨現場,親眼看到一樣。

一句話,流言是把各種髒水不要命地往她身潑,不把她的名聲徹底搞臭,誓不罷休。

因為這些流言,楊家人一度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走到哪兒都被人指指點點,算是家裡的僕人出門買菜,也被一些百姓圍觀著,用鄙視不屑的眼神看著他們,好像他們看的是一堆垃圾。

有些被流言矇蔽的的百姓,甚至做出跑到楊家的大門外淋糞便,扔腐爛菜葉,扔臭雞蛋等激進行為,並大喊著,要求嚴罰“蕩婦”楊薏兒。

楊家人倒是想幫楊薏兒辯解,可惜他們人微言輕,說的出話根本不管用,而且拿不出有力的證據,那點子吶喊聲很快便淹沒在討伐楊薏兒的巨大聲浪。

楊大人雖然沒有被停職,但他每日去當值時,都要頂著同僚們或審視或鄙視的異樣目光,而楊大哥則幹脆丟了職位,原本可以升去的位置被其他人頂了。

楊夫人和楊大嫂更是停止所有的交際,根本不出門應酬,那些平時裡經常會過來拜訪的親戚們也全都沒了蹤影,無人再楊家走動。

楊家,名聲是徹底臭了。

更加令楊家雪加霜的是,楊家的族老們一個個門來勸說楊大人,讓他放棄楊薏兒算了,不要再留著這個“蕩婦”敗壞家族的名聲,連累族裡其他未出閣的女孩子。

雖說楊大人堅決不肯向族老低頭,可他頂著那些壓力應付族老們,樣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憔悴下去,眼底下全是烏青,讓楊薏兒心疼不已。

至此,楊薏兒終於深刻地體會到小茶那三個問題的份量,也明白到她要抗住流言,勇敢地活下去,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

在楊家人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事情突然發生了大反轉,所有不利於楊薏兒的流言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換來的是人們對楊薏兒的同情。

神一樣的轉折讓楊家人,乃至整個京城的人都目瞪口呆,不知該對此事露出什麼樣的表情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