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解除婚約(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些人則直接向唐煥道:“陛下,自古以來,孝道為先。今日岐王公子卻如此作為,實在有失孝道,還請陛下嚴厲責罰,以明孝義!”
“沒錯啊,陛下。岐王公子就該立刻去岐王陵前謝罪!”
許多人附和起來。
“眾位都是成國的員老重臣,我倒是有一問,想要向諸位請教。”劉皇後含笑開口,“方才有人說,孝道為先,那麼忠呢?”
聞言,有人啞了口。有人則對於皇後出聲,很是不滿。
不待有人反駁,劉皇後接著道:“忠孝忠孝,向來是忠君為先,若無忠君之心,何談孝親之義?
有時候,忠孝本就難兩全,但在大忠之前,孝義就當讓後。我覺得岐王公子今日伴駕侍君,並無不妥。
恰恰因為是在這樣的時機,我才覺得岐王公子是忠心於陛下的。這份赤子之心若然受到責罰,那將會寒了多少忠臣良將的歸附之心啊。”
劉皇後轉向唐煥道:“陛下,這只是妾的一點淺見。妾也只是覺得,岐王公子能如此忠心陛下,實在難能可貴。若然諸位大臣有別的不同的想法,還請直言。”
有些人聽了劉皇後的話,嘴都氣歪了。
然而不等其他人反駁,一道老沉的聲音開口,“陛下,臣以為皇後之言並無不妥。忠孝自古是國之根本,忠君愛國無可辯駁,而孝義在於心,並不在於形。
岐王公子的身份本不同尋常,豈能以尋常人家的目光來看待?岐王已然仙逝,岐國之主也不可久虛,岐王公子身為岐王嫡子,自然理當酌情以待,承繼岐王之位。”
劉皇後接話,“義父之言甚是,妾一介婦人,說不出義父這樣的話來。但道理都是一樣的,岐王公子的忠心可是在於行動,總比某些只會表於言語之上的人強地多。”
劉皇後義父?原來這位就是徐王王陽言了。
王陽言侍奉過昭、安、成三國數位君主,當年昭國大亂,洛陽被毀,還是他帶頭重建洛陽。還在安國時,便已賜封王爵。安國亡了,他照樣受到成國君主的厚愛。
唐煥牽線,讓出身低微的劉皇後拜王陽言為義父,也算是用心良苦。
但反過來一想,王陽言願與劉皇後結這義親,便說明他也是個大猾頭。否則,也不會在朝代更疊中,保持榮寵不衰。
而方才十松提到的,曾與唐玉和有過婚約的王家九娘子,便是這王陽言的嫡孫女。可見,當年的唐煥對唐玉和,的確很看重。
“皇後與徐王說的沒錯。”唐煥道:“岐王公子對岐王的孝心,朕從前便看在眼裡。今日之舉,雖有些不符禮數,卻也能理解。也誠如徐王所言,岐國不可一日無主,岐王公子也當承岐王之位。”
宋子默那顆懸著的心總算落到了實處,他重重拜倒朝唐煥謝禮。
直起身時,他不由看了一眼秦辰悅。
他到現在,也還不知道秦辰悅口中的那位貴人到底是誰。
而今日之舉,也委實冒險了些。
但現在,他總算是明正言順的岐國主,一切也都值得了。
那位貴人說地沒錯,只要留得青山在,還愁將來不能報這個大仇嗎?
岐王公子風波剛平息下去,劉皇後不由道:“不知陛下,可還記得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