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護送醫療器械(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虎找到機械組,發現這裡已經安好地車床,連臥式鍋爐也裝好了,正在隆隆開動,從各處調集過來的工人已開始修復步槍,復裝子彈。
只是後面最空曠處,搬來較遲的化工組正在重建,喬大少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就連見到趙虎,也只是匆匆打了個招呼,他不急不行,這一仗雖然繳獲了大量日製武器,但我軍的79彈卻消耗了不少,偏偏79口徑才是我軍的主力,發『射』『藥』一拖後腿,連復裝子彈都跟不上來。
趙虎沒有去打擾他們,這些東西他也不精通,有的只知道個大概,讓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可一上手,什麼都做不成,就跟後來被人稱為噴子的差不多。
突擊隊的武器,有兩支四四騎槍改裝的準狙擊槍,四支原裝湯普森,也就夠了,另外,每個人還配了一支大口徑勃郎寧,一把戰術刀,徐宏遠和張有發還各配了一架短鋼弩,這在單兵中,已經是非常豪華了。
趙虎這回準備給特戰組再配上一個新玩意,這東西一旦造出來,效果可不比十一年式擲彈筒差。
現在日軍部隊十一年式還在使用,但八、九式也已裝備精銳部隊,我軍要是使用繳獲的十一年式和八、九式對戰,下場只有一個敗字。
這回也繳獲了幾門八、九式擲彈筒,機械組的人想仿製幾門,但一看裡面的內刻膛線就嘆氣了,這東西還真不好造,於是只好不刻膛線,把炮筒子造得又粗又長,只是拿出去一打就發現,精度差了很多,這小炮,不經過長期間訓練還真玩不來。
趙虎拿著一根長長的無縫鋼管,這是從鬼子汽車上拆下的二十五毫米軸管,長度還可以,這讓他想到了一種步兵火力支援武器:榴彈發『射』器!
自動的就別想了,那東西不是現在能造得出來的,何況重量也太大,不適合小部隊玩耍。
左輪式彈膛由於氣密問題,也不在考慮之內,趙虎原本準備參考-203,做個短的掛在槍下,結果一看不對,人家那是高強度鋁合金做的,重量輕,質量有保證,現在就是給自己鋁也做不出來,乾脆先造個單管霰彈槍式的吧。
身管長五百毫米,槍托為伸縮式,肩墊處還襯了軟羊皮,槍管內十二條膛線,發『射』後,槍管前滑,完成退殼,再次裝填後拉,準備下次『射』擊。
這東西有個好處就是不用什麼彈簧,拉殼鉤做起來比步槍還簡單,說起來也就是一把大號單發噴子。
槍好造,彈難搞,二十五毫米榴彈,後部倒沒啥,跟子彈殼差不多,還是直筒的,搞個模具衝幾下,再車出退彈溝就行,這東西膛壓低,要是有塑膠都能做,可惜現在沒有。
彈頭就不簡單了,裝『藥』雖然少,可前面得車出內螺紋,裝好爆炸『藥』後,把一個錐形銅碗旋進去,上面還得裝進一個碰炸引信然後才能蓋上半圓形被甲。
滑膛槍做了半天,二五彈第一個就做了三個小時,好在有了成品後,其它的兵工廠人員也能看懂,很快做出了幾十發。
趙虎拿起幾枚榴彈,來到靶場,裝上一發瞄準一百米靶進行直瞄『射』擊,只聽“嗵”的一聲,肩頭一震,小榴彈以肉眼看得見的速度飛向鋼靶。
“嘭”的一聲爆炸過後,趙虎來到鋼靶前,只見厚達二十五毫米的鋼板被榴彈『射』流燒出一個李子大小的洞,不由點了點頭,有這個破甲能力,對付鬼子的小豆戰和九五式,已經夠了。
接下來,又試『射』了幾發,發現榴彈到一百五十米時,已有輕微的拋物線,等到四百米最大『射』程時,只能用拋『射』方法發『射』,那樣一來,這榴彈就得分為兩種,一種是對付器材的破甲彈,另一種是用來對付面目標的榴霰彈。
最後,這款榴彈槍連兩腳架總重五點八公斤,全長六百八十毫米,初速一百米,直瞄『射』程一百二十米,榴彈『射』程四百三十米,每發破甲彈重一百五十克,鋼珠榴彈重一百八十克。實為步兵手中的小炮!
一看到榴彈槍竟然有如此威力,兵工廠立即照貓畫虎,把剩下的一百多根鋼管全都用上了,這東西膛壓不高,用的又是無縫鋼管,根本不會炸膛,而且近打坦克、遠打步兵,即使炮彈成本很高,總部還是咬牙命令生產,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除了炮,自家還沒有一款遠『射』武器可以對付鬼子的坦克。
趙虎他們晚上接到幾包醫療器械後,連夜就離開了黃崖洞,一路向北行去。
五臺就在北方,如果走大路,可以直接過遼縣、和順、昔陽直達陽泉,過了石太路後,過了盂縣不遠,就有到達五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