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虎旋開引信,觀察裡面的內容,發現這個時期,小鬼子的引信也是學的法國的,基本是由保險機構、擊發機構、發火機構三部分組成,由於這時法日的引信並不真正具備保險功能,而且結構異常複雜,說起來還不如美式的簡單可靠呢。

引信是銅做的,風帽旋開後,『露』出裡面的核心裝置,發『射』前,要拔掉運輸保險,放進炮膛後,裡面有個慣『性』箍在炮彈飛出前後座,和支耳連到一起,炮彈出膛後,速度減小,彈簧把慣『性』箍抬起,使離心小球彈出,擊中目標後,蓋片向後切斷保險銷,並繼續向後,刺擊火帽發火,這麼多裝置,一個個做起來,稍有一個不合格,炮彈就成一枚啞彈。

趙虎對小鬼子的畫蛇添足很是無語,已經夠複雜了,還搞出幾個延時引信,延時管上弄出一大三小四個缺口,分別對應零點一五秒、零點一秒和零點零五秒,真特麼神奇的腦子,不知道這延時個零點幾秒有什麼區別?

從倉庫拿來仿老美的迫擊炮引信,這可簡單多了,拔掉運輸保險後,塞炮入膛,在擊發的下一瞬間,炮彈前衝,在慣『性』的作用下,一根膛內保險後座,正好頂向側面出孔,但此時炮彈還在膛內,所以無法『射』出,等彈體一出膛,這根保險就向外『射』出,釋放擊針。

在飛行過程中,被保險簧抬起,解脫對雷管座的控制,使得雷管座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漸漸位移,直到對準擊針,被定位銷固定,此時,擊針被擊針簧頂住,無法動作,等撞擊的那一刻,靠撞擊力壓過擊針簧,擊中火帽,瞬間引爆雷管!

別小看這個膛內保險,可比小鬼子的圓彈球可靠多了,再怎麼說,也不會因為發不出去,被第二枚炮彈一撞就炸膛。

迫擊炮最怕什麼?最怕就是前一發炮彈沒有出膛,後一發炮彈又塞進去,畢竟在爆炸連天的戰場,誰也沒空去注意上一發炮彈有沒有被打出去,萬一這膛內保險失效,得,炮毀人亡!

看美式引信,這根橫向保險只要一隻卡在膛內,擊針就永遠無法向後撞擊,而且雷管與擊針不在一條線上,就算有一枚炮彈撞來,也不會在膛內爆炸。

反觀小鬼子的引信,又是保險箍,又是保險子,萬一那個小圓球不聽話,上面再頂上一發,那樂子可就大了。

而且雙方的加工和材料成本也有著很大的差別,不提四個缺口,哪怕只有一個,也得精銑,還得車出合格的保險箍、非常標準的圓形保險子,再加上彈簧擊針等物,沒有精確的儀器和高水平的技師,根本做不出來,還常常出廢品。

美式的呢,兩根彈簧,一根橫針,一根擊針,大不了再加個橫針滑槽、保險座和定位銷,隨便學上兩天就能造,還特簡單,省料。

照著美式引信一一測量並畫出結構圖,僅僅幾個小件,就花了一天時間,趙虎不由對老張他們佩服有加,小鬼子的引信這麼複雜,也不知道他們花了多少精力?

至於有沒有浪費他們時間,趙虎並不覺得,畢竟現在兵工人員都在處於學習過程,就算沒能造出合格的,那也是鬼子自己造得不好,反而讓大家多了個知此知彼的過程,至少明白了缺點在哪,以後再做別的東西時,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把圖紙交給張老實後,看得他連連稱讚:“唉,我怎麼就沒想到呢?算了,連長你的腦子根本不是人腦子,我們沒法比。”

趙虎被噎得直翻白眼,這是人話嗎?把自己比成什麼了?

懶得跟這傢伙計較,看著他們把引信做好,這東西簡單,除了彈簧和擊針等,其它都是用黃銅車出來,容易加工,第二天就做好了兩個。

兩個引信就耗去了那麼多銅,看得趙虎心裡直抽抽,打戰果然打得就是錢啊,現在有心想造鋼的他又造不出來,不得已只好閉上眼,眼不見心不疼!

兩枚新做的炮彈,裡面裝上苦味酸,再旋上銅引信,後面裝好尾管,『插』上『藥』包,往上次繳獲的迫擊炮裡一放。

“嗵”一個黑乎乎的影子以肉眼看得見的速度高高飛上半天,而後遠遠落在目標區域。

“轟”隨著一片煙霧騰起,巨大的爆炸聲傳來,然後在群山裡不停回『蕩』。

“成功了,我們成功試製了迫擊炮,從此,部隊不愁沒炮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