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就更簡單了,有了現成的衝床,只要設個模具,衝出開口彈筒,再壓個底火完事。

銅殼裡面裝上火『藥』後,再塞進七八粒大鐵珠,圓不圓沒關係,實在不行,還可以自己造鉛彈,只要復裝上底火就成,最後再把彈口用紙一糊,反正這槍沒有膛線,近處也不用太準,只需對著鬼子轟上一炮就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虎看上的就是這種槍彈可以讓戰士們自己復裝,哪怕沒有銅彈殼,還能找些硬紙殼做成,但抽殼就別想了,打一槍就得清理。

造出散彈後,趙虎又做了個獨頭彈,往木門上來了一下,得,碗口大的洞,這要是有人躲在裡面,還不得腸穿肚裂?

令趙虎沒想到的是,在別的槍沒有造出來之前,他這種手工作坊式的散彈槍在各部隊大行其道,主要是它沒有膛線,任何一個鐵匠,只要花點時間都能搞出來,自從每個部隊看上這種槍之後,鬼子再也不敢輕易與八路軍拼刺了,誰都不想在臨死前,整個肚子都是炸開的。

小槍造好後,趙虎就開始向最重要的武器進軍,那就是八路軍急需的輕重機槍。

上次時間緊,一直沒有機會拿機槍試手,這回他可不想等了,至少得先把軍分割槽武裝起來,幾場戰鬥下來,九二重繳來都是壞的,但成堆的子彈可不能沒有槍打出去。要知道,一挺完整的重機槍配彈足足有近萬發!

所有不能用的槍和壞掉的擲彈筒全部回爐,以鋼造鋼比用鐵鍊鋼好出一大截,至少不用擔心炸膛的問題,現在條件有限,只能先盡著有限的物資,讓其發揮最大的作用。

趙虎選這款槍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導氣裝置不象六七式,而是由火『藥』燃氣推動活塞後退,帶動槍機回程,而後退的過程中,又能遮住燃氣孔,以形成下一次擊發。

這樣他就可以將導氣管做得粗厚一些,以耐燒蝕,不過在沒有鍍鉻的情況下,壽命還是有所欠缺的。

槍管同樣如此,沒有人家那種鎢鉻鈷襯套,只能多備兩條槍管。

另外,機匣和供彈機蓋子等許多零件都是衝壓製造,能省下不少工序。算起來,造這種槍並不比捷克式多花多少工時。

畢竟這是款許多國家都看中的老槍,趙虎還是張龍的時候,在阿國修過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支,各種零部件基本都在腦子裡記著。

難點也有兩處,一是撥彈齒的質量要求挺高,還有槍機是靠滾輪來回運動的,這兩樣得花點力氣。

同樣,由於槍機外裝了滾輪,使得此槍在風沙泥水的條件下,也能順利執行,而不會出現卡頓,比歪把子和九二重不時要刷油強太多太多。

趙虎仿製的是e型槍,握把位置改變後,換槍管時不需要再戴著厚手套,他可不想機槍手被燙得滿手泡,一仗打下來就得休養。

彈鏈採用二十五發一節,作輕機槍用剛好打完轉移,作重機時只要把彈鏈連起來就行,火力源源不斷!

耗時一週,整槍造出來後,趙虎拿稱稱了一下,空槍十一公斤,三角架七公斤,作輕機槍不比捷克式重多少,作重機槍比九二式和老馬輕了好幾個等級,嗯,不錯,就他了!

.

喜歡心裡有個兵工廠請大家收藏:()心裡有個兵工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