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制肥皂,沒什麼技術難度,何況趙虎直接加的燒鹼,很快,就把一大堆肥皂製出放到一邊,他鐘情的是下面的副產品甘油,這東西不但能用來塗臉,還能製造烈『性』炸『藥』。

混酸放在幾個薄瓷大盆內,趙虎把盆放到水面,然後萬分小心地各滴入一滴甘油,他不敢用多快速度,生怕底下的流水來不及降溫,萬一反應過劇,這一盆混酸就算白瞎了。

每滴入幾滴,趙虎就拿玻璃溫度計測一下盆內溫度,在沒有反應釜的情況下,只能用這種土辦法試製炸『藥』,還不能『性』急,生怕溫度一下升得過快引起爆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虎現在不但要製出硝化甘油,還要測試滴加時間,以便找出最佳最快的滴加速度,結果,第三個盆因為滴加太快,立即冒出了濃煙,嚇得趙虎趕緊把這個盆浸入水中,結果盆內混酸因進水失效,這一盆原料算是浪費了。

這種生產方法實在太慢,趙虎用了兩天時間,才得到一小杯硝化甘油,為此,還熬紅了雙眼,他發現自己的滴加方法很有問題,盆內的『液』體是靜止的,溫度來不及散發,如果加以攪拌可能更快。

看著一斷流淌的小河,趙虎一拍腦袋,真是豬腦子,有著現成的動力不用,還傻乎乎的等著流水降溫呢。

於是,他第一時間到修械所找木匠,老木匠姓魏,因前些年家中成員死於戰『亂』,所以一直是孤家寡人一個,就主動加入兵工所,為舊槍打造木製槍托等零部件。

看到趙虎畫出的圖紙,魏木匠很高興地筆了:“這不就是一個水車嗎?而且還很小,用不了兩天就能給你做出來。”

一架木製水車架在水邊,為了保持執行平穩,趙虎又供獻了幾個汽車上的軸承和齒輪。

水車旁邊,橫出一根長杆,隨著長杆的轉動,齒輪連著的一個個豎立的瓷棒也跟著轉動。

瓷棒呈倒t形,其實就是一個小型攪拌器,當主杆轉動時,每個小小的攪拌器也跟著快速旋轉起來。

有了這個自動化武器,趙虎頓時覺得批次生產硝化甘油有望,他找來幾個工人,讓他們按照自己記錄的滴加速度,往一個個瓷盆時新增甘油。

這些工人也對這架水車大感興趣,而對趙虎特地要求的一有不對就浸盆很不感冒,在他們看來,這東西可都是『液』體,哪能容易爆炸?

還是郭從軍一直按照趙虎的命令嚴格執行,凡是發現滴加速度過快的工人,就毫不留情的予以批評,一點情面都不留,這給趙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兵工廠抓安全的人就得鐵面無絲,一旦鬆懈下來,面臨的不是爆炸就是傷亡。

兩酸現在已能斷斷續續生產,倒是甘油很快見底,趙虎再著急也沒有辦法,這東西實在是花錢的祖宗,沒有油,什麼甘油都產不出來。

看來,以後得在周圍多種點棉花了,脫脂棉能做火棉,棉籽能榨油,棉花更是衣物原料,所以戰爭年代,棉花就是各部人馬都緊盯著的戰略用品。

不但要種棉花,還得養豬養雞,豬鬃可以用來做槍炮刷子,豬肉還可以製作乾糧。

而另一種養殖手段也應該提上日程,那就是坑坊養雞,沒有原料不打緊,可以養蚯蚓,這東西再小,它也是個葷菜不是?

喜歡心裡有個兵工廠請大家收藏:()心裡有個兵工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