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偶師。

杜倫之所以將自己的“玩偶師”改成“操偶師”。

其實,這完全是因為懸絲傀儡。

正是它,讓杜倫真正體驗了一把親自控制玩偶的感覺。

所以,杜倫才更改了那個不準確的稱呼。

玩偶師。

更像是一個製作玩偶的人。

而操偶師,是操縱玩偶的。

不過,這種咬文嚼字式更改,也是杜倫刻意的。

其實是杜倫想要試驗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稱號的改變,對人物卡有什麼影響。

要知道人物卡,現在對於杜倫來說,其實就和角色扮演遊戲裡的人物介面一樣。

在角色任務扮演遊戲中,最重要的就是職業。

所以,無論是“玩偶師”還是“操偶師”,這種稱號的改變,是否也會對自己能力有所影響呢?

而這,也要等回到庇護所中才能確定。

而且,最重要的是,杜倫其實一直有一種懷疑。

就是“自我認知”。

這個被杜倫忽視的詞彙,是不是有著其他意義。

假如,自我認知就是杜倫理解的那種。

那麼杜倫的能力強弱,就完全受限於杜倫的想象。

就好像,杜倫一直認為“黑暗子嗣”依附於人偶是必要的一樣。

這也是懸絲傀儡給杜倫的啟發。

懸絲傀儡,並不依附於物體,甚至它連形體都不存在。

它只是一條看不見的絲線而已。

杜倫在這一路上,每次使用懸絲傀儡的時候,都會感覺莫名的熟悉感。

“黑暗子嗣”的力量,似乎一直都是按照杜倫的認知所組成的。

玩偶、傀儡、絲線……

這一切,都在對映著杜倫對於黑暗子嗣用法的刻板印象。

假如,自己的認知改變了……

那麼黑暗子嗣的力量是否會更改或者增強?

自我認知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