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這種東西,自古都是神的威能,除去宗教的思想控制一般來說吃都吃不飽的年代,沒有人會去研究它。

原本世界,關於電的發現到使用,足足用了四百多年。

這還是建立在許多基礎的知識體系之上的。

但這裡,卻短短只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蒸汽機、電力,兩種出現在人類歷史拐點的技術奇點,在足夠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同時出現了。

很奇怪。

這也和之前“自己”日記裡記載的伯恩·韋斯利伯爵的問話有了呼應,為什麼叫做“英鎊”?

看來,自己並不是唯一幸運的,還有別的穿越者。

那麼,“自己”遺失的那幾頁日記,是這些答案的唯一線索了。

“杜倫·威爾斯先生,這裡簽字。這裡我還要強調一下,這裡是圖書館的注意事項,麻煩您完全要遵守。”

一位四十多歲的瘦高中年女性指著旁邊的告示說著,並且抬起了自己窄尖的下巴。

“我會注意的,當然,我也不會呆很久。”

杜倫低頭看著自己打著補丁的褲子。

看來自己是要換一身衣服了。

以貌取人,是人的本能。

當然,聰明人要控制住本能才是。

掃去心中的不快,杜倫大概掃了一下這裡的結構。

二層建築,躍層設計。

建築主體是大理石的,看起來有些年頭。

聽說這裡原來是郡政廳的一部分,後來改造成了城市圖書館和博物館。

看著大廳裡四根巨大的雕花石柱,有著復古的巴洛克風格。

它們支撐著天花板,風格華麗,雪白的柱子有別於館外的黑色。

天花板上畫著精美的壁畫,而且這裡與外面的路燈使用的煤氣燈不一樣,這裡用的確實是電燈。

更加讓人覺得驚歎的是現在還是白天,如此情況下,天花板上還是亮著燈。

這算是早期氛圍燈的一種吧。

總的來說,杜倫對這裡的評價很好,不同於外面建築風格的實用性,這裡的藝術性和華麗程度更高。

嗯。

宗教區……

文學區……

科學區……

如果有時間,真想看看這裡的科學所到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