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檸跟在何亦尋身邊,他只要一轉頭,就能看到她仰著腦袋專注地看著攝影作品,他沒有說話,任由她在身邊待著。

兩個人安靜地走著,偶爾遇到一件喜歡的作品,簡檸就會小聲和何亦尋分享自己的看法。大多數時候,是簡檸在說,何亦尋在聽。

他好像也不嫌煩。

兩人往前走著,就看到了簡檸的參展作品。

簡檸就隨意看了看,卻不料,何亦尋停住了腳步,站在她的作品面前。

簡檸抬頭,就看到何亦尋眼神專注,深邃如湖水,讓人難以探到底。

《萬物歸》拍攝於一個傍晚,作品中是一個老人坐在石板椅上,望著遠方,夕陽金燦燦打在石頭路上。這幅作品的名字,靈感來源於詩人王維的《渭川田家》中“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詩中那種淡淡的禪意,讓人感覺有種萬物皆歸而詩人未歸的意境。

簡檸隨口發問:“你很喜歡這部作品嗎?”

半晌後,她才聽到何亦尋的回答:“嗯,很美。”

簡檸莞爾,心裡也甜絲絲的,“是嗎.....”

何亦尋一本正經給出評價:“初木之寧的作品,有一種魅力,讓人看著,心就安定下來。”

簡檸:“......”雖然不是指名道姓的誇獎,可是還是好開心怎麼辦吶。

何亦尋轉頭,就發覺簡檸頂著一張紅撲撲的小臉,笑得溫婉。

她看到他在看他,忙收了表情,點點頭肯定他說的話:“嗯,我也覺得她拍得很好。”她羞得就想捂住自己臉,“你之前有看過她其他作品?”

“煙雨之念,還有紅綿冷。”

簡檸驚訝:“看來你關注她挺久的了,這是她早兩三年拍的。”

“嗯,你也有關注?”

“對啊......”

何亦尋聽她這麼說,也突然覺得兩個人還有點共同話題,加上之前她對於一些作品的看法,都讓他覺得,簡檸是真的對攝影感興趣,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兩個人逛著,她就說要去趟洗手間,讓何亦尋先看。

何亦尋走著,身邊就突然冒出來一個有點微胖的男士。

男士看到何亦尋,連忙激動得伸出手:“何總,好巧啊,在這遇到你。”

“你好,周董。”何亦尋回握住他的手。

“原來何總對這也感興趣,今天一個人來嗎?”

“......嗯。”

男士有些疑惑地摸摸頭,明明剛才他還看到有個女的走在何亦尋身邊......

“這樣啊,那我就不打擾你了,改天我們再約。”

——

簡檸出來後,她小跑到何亦尋身邊,說道:“我們繼續看吧。”

何亦尋把手裡剛買的礦泉水遞給她。

“咦?”

簡檸剛才順口提了一句口渴,沒想到何亦尋記住了,“我看到樓下有臺自動零售機,就隨便買了兩瓶。”

簡檸接過道謝,心裡對他再次增添了好感。她以為剛才在他耳邊絮絮叨叨了好多,他都沒認真聽,卻不料他把她隨口一提的話給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