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出國熱潮(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近山是個行動派,他不介意在北京設立一個辦事處,這樣的話那老外來了還可以帶他在北京吃吃喝喝逛逛走走,說不定能促進這筆生意呢?
當然,這一切都可行的前提是,簡淩這邊靠得住。
所以他得先試一下,起碼得知道簡淩這塊金子的含金量有多少。
她設計圖紙沒問題,跟老外談生意怎麼樣呢?誰都不知道。
簡淩猶豫了一下,然後答應了下來,她明天也拿不到房産證,先讓陳近山放心下來,回頭再來鵬城就是了。
漁民縣靠近澳門,與鵬城隔海相望。
只是現在的澳門還沒有回歸,之於國家又是有所不同的。
簡淩坐著輪船過去的,輪船離岸時,陳近山指著遠處,“每天都有人嘗試著從海裡偷渡過去,你知道的,政策可不允許這樣,有時候你都能在海邊看到漂浮的屍體。”
對比當時的內地,香港那是天堂一般的所在,人總是嚮往更好的,所以想做出各種嘗試,結果有時候這代價又不是能付得起的,起碼生命的代價沒幾個人能坦然接受,活著都不能保證,又拿什麼去獲得更好的生活呢?
“陳哥你不打算把家安在這裡嗎?”
中國經濟最繁華的兩個地方之一,佔據了先天優勢,陳近山就沒點想法?
“哈哈,我這人雖然生意場上還算活絡,不過骨子裡還是有那麼點安土重遷的,說不定將來掙錢掙夠了,就回老家了,這邊生意人太多,天天打交道能把你給氣死。”
他就算是腦子精明,可很多時候光是有一個精明的腦瓜還不夠。
陳近山也不怕跟簡淩說真話。
“錢總是掙不夠的,你一開始就想當個萬元戶,可慢慢的還是覺得百萬富翁也不錯,等錢到了那個數目之後,你就又會覺得錢越多越好,總之你總會想著有越來越多的錢,就像是我之前辛苦一寒假又是跟人做家教又是翻譯才掙不到兩千塊錢,今年寒假我就不稀罕幹了。”
她這例子讓陳近山忍不住笑了起來,“你這孩子年齡不大,大道理倒是不少。”這要是個男孩,那絕對是少年英豪,能夠在這南邊幹出一番事業的。
陳近山是這麼覺得的,簡淩要是個男孩的話,她還真不一定會繼續呆在學校讀書。
簡淩笑了笑,“聽那些老教授講課,多少也學了點嘛,起碼把他們的話翻譯翻譯一用,能夠唬住你不是?”
陳近山更樂呵了,他就沒見過像是簡淩這樣有趣的小女生,實在是太招人待見了。
世紀末的漁民縣發展並不是很好,整個城市裡更多的還是低矮的小樓房以及那些工廠。
珠三角和長三角是國內的兩個輕紡織業的發達區,一路過來簡淩就看到了不少服裝廠。
“陳哥,你想要走海外是因為競爭太大的緣故?”國內市場就這麼大,越來越多的服裝廠湧入,那最終導致的就是陳近山的廠子所佔的市場份額一點點變小。
哪怕是有著較為創新的設計理念,可是國內的惡性競爭太厲害了,他把設計圖樣交給工人後,第二天這些圖紙能出現在其他服裝廠,陳近山覺得都浪費了簡淩的圖紙。
他不屑於跟其他廠爭,甚至於他們模仿自己家的衣服也無所謂,可是這種直接從工人這裡挖牆腳把設計圖偷走實在是太過分了。
陳近山年前還做了手腳,把設計圖紙分開,結果這種情況到底也沒能扭轉,就像是隔壁的工廠已經跟他一樣採購了料子,就等著他的衣服一生産出來,那邊也能生産加工。
簡淩沒想到竟然會是這麼個情況,“那這樣的話去國外的確還好一點。”國內的勞動力便宜,這極大程度地降低了生産成本,即便是要貨運出海經歷種種關卡,那也是有利可圖的。
不過在這之前得先跟海外那邊聯絡好就是了。
簡淩對於談生意沒什麼太具體的概念,她先是認真看了陳近山給自己的一個冊子,那是他想要合作的公司的介紹,然後又是把各種專業的術語瞭解了一遍,就撥通了這個跨洋電話。
她撥號的時候陳近山還有些忐忑,“你確定行嗎?”這才看了不到倆小時,別到時候聽不懂老外說話一下子懵逼了,雖然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可陳近山怎麼也不想讓計劃落空呀。
“那要不我別打了。”簡淩沒想到陳近山比自己還要緊張,她說著就要放下電話,陳近山連忙接著,“別,別這樣,你打就是了,我不說話,我先不說話。”
這比看著自己請來的翻譯聽不懂那老外說什麼還要著急。
簡淩笑了笑,自己那點緊張情緒都被陳近山給折騰沒了。
在她聽到對方的聲音後,她又把自己的思路理了一下,自報家門跟人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