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是當日,如今是如今。封神故事尚未完成,七年前也一併留在了江南,至於能否問世,一切隨緣吧!”

張介賓聽完,望著潛虛子,很是不能理解。堂堂一代道門宗師,放著好端端的傳道正業不做,反而對佛教感興趣,這不是捨本逐末嗎?

眾人用完膳,潛虛子繼續給他們上大課。

張介賓率先問道:“弟子有疑問,古來巫醫、道巫、道醫,都是難解難分。可否就巫、道、醫,解說一二?”

潛虛子點了點頭,說道:“巫歷史已經不能考,更在道、醫之前。道、醫可以說就是傳承遠古的巫。”

“現在應該沒有遠古巫了吧?”

“沒有,但傳承還在,南方巫師巫婆便是,而且陰陽師也算是其支脈。”

“陰陽學?欽天監?”張介賓頓時想到太醫院的鄰居欽天監。

“對,欽天監管天下陰陽師,這陰陽師與巫一脈相承。”

張介賓皺眉思索了片刻,繼續問道:“據我所知,欽天監分為天文生和陰陽生,天文生觀天象,陰陽生觀風水。醫是治病救人,那道門的作用又是什麼?”

潛虛子說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包羅永珍。可治國,可修身,更能修心。”

“那道與醫又是什麼關係?”張介賓再次問道。

潛虛子說道:“自古醫道一體,醫就是道,道就是醫,道是黃老之說,醫是岐黃之術,同根同源。高道擅醫,大醫同樣修道。”

“你看此地的葛仙翁、鮑仙姑,不就醫道共尊嘛!華佗、孫思邈,醫名更是掩蓋道名。”

張介賓思索片刻,贊同道:“確實如此,我觀上古醫家,無外乎兩種,道醫和世醫,唐宋以來,又多了儒醫。咦,國朝以來,大醫多出身於世醫、儒醫世家,而道醫出身少見。”

潛虛子卻笑道:“豈不聞,多少醫家得神仙異人傳授醫術?”

“我先前也是這般和人說的。”張介賓也笑了起來。

“無論道儒釋,還是道醫儒,融而為一,才是大勢所趨。”潛虛子繼續說道。

“受教了。”張介賓說道。

第二日,一大清早,張介賓就在廬外督促陳繼盛練功。

遠處白玉瞻擔水,高歌而來:“白雲黃鶴道人家,一琴一劍一杯茶。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惹人間桃李花。”

張介賓一聽撫掌笑道:“好一個,白雲黃鶴道人家,改動六字,意境截然不同。”

白玉瞻回道:“時移勢遷,從前仙子是仙人,如今仙子卻是仙女。再用‘滿室天香仙子家’,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我看啊,改與不改都好,仙子家有一種超凡脫俗,仙氣飄飄之感;道人家則更樸實貼切。不管是仙子家還是道人家,都叫人神往不啊!”張介賓忍不住感慨道。

喜歡醫者晚明請大家收藏:()醫者晚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