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48章 介賓說鬼
張介賓聽完,有些懷疑道:“我看此法關鍵不在於瘧疾咒,而是幹棗建功。”
龔廷賢卻笑道:“我且問你,扁鵲六不治中,信巫不信醫則不治,是何道理?”
“病不信醫,藥難奏效。”
龔廷賢繼續追問:“醫還是這醫,藥還是這藥,為什麼不信醫,藥就難奏效呢?”
張介賓想了想,說道:“病人可能不按要求煎藥服藥,不聽醫囑,還有心生懷疑,情志也會大受影響。”
龔廷賢點了點頭,贊同道:“同理,病人信祝由,未服藥已奏三分效。”
“此法經祝由施咒,又令病人於五更雞犬不聞時,面東而立,食訖,再回靜室中安睡。且忌食瓜果、葷肉、熱物。”
張介賓靜靜聽完,有些不確定道:“這是子午流注服藥法?”
龔廷賢點點頭,笑道:“我們診斷疾病,通常考慮是否存在外感內傷、情志不暢、飲食起居等問題。而祝由治病,需要考慮三個因素。”
“莫非……”
龔廷賢見張介賓已經明白,便說道:“正是命運、鬼神和風水。你可以不相信,但不可否認,此法十治八九,於無藥處可以救人性命。而果也不限於棗,桃、杏、慄等都可代替。”
“或許只是民間偏方。”
……
張介賓怎麼也沒想到,時隔多年,竟會真看見祝由治瘧疾。
回過神來,病人早已經離去,張介賓忍不住思考起來,沒有誰是傻子,若沒效果,大家不可能深信不疑。
懷著一肚子疑問,張介賓觀察得更仔細了,很快就又有新發現,那些看著病重的信眾,儀規更繁複,而且多交由郭靜中來治。其餘道士多偏治某一類疾病,多是小疾。
有了這個發現,張介賓就不再繼續四處逛,而是回到郭靜中身邊。
郭靜中擦拭了頭上的汗,看張介賓又走了過來,說道:“張道友,幫我分擔一些,貧道忙不過來了。”
張介賓見著等候的十餘個信眾,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一位中年人來到跟前,張介賓問道:“你哪裡不舒服?”
中年人嘆道∶“我半生寒窗苦讀,從沒做過傷天害理之事,奈何有一白鬚老者,素服持扇,糾纏了我三日。”
“請了和尚道士做了幾場法事也沒效果,素聞清虛山神仙靈驗,特來許願求治。”
張介賓一聽,按耐下心中疑惑問道:“先前可有舊疾?”
“前些日子患過傷寒……”
張介賓沉思,或是傷寒後肺腎二髒不足之故。於是問道:“白鬚老者既穿素服,那所持之扇是白紙扇吧?”
中年人大驚:“你也看到過?”
張介賓笑道:“非也,你這是肺氣不足,眼多白花,故見白鬼;若腎水不足,則眼多黑花,當見黑鬼。”
“因此,我斷定你是正氣不足,神魂不附體,而外見本髒之色,並非是做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
中年人大喜:“我苦讀聖賢書,豈能做此禽獸之事?你這番解釋實在是妙。”
說到這,中年人還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還有一事未明言,其實除了那白鬼,尚有一黑鬼在,我雖不懼,但也苦不堪言,今日終於釋然了。”
張介賓聞言,只是微笑,又問了幾個問題,給他開了補肺腎兩髒的藥。
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很快一上午過去,等張介賓看完最後一個病人時,郭靜中跟前還有兩人。
想起這次前來的目的,張介賓說道:“郭道友,我還沒見你用雷法治病呢?莫非還有什麼使用要求不成?”
郭靜中看了看眼前的兩人,才說道:“成,就讓你見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