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偉說完,便離開了太醫院,回了通政司。
一百五十三人便開始安靜的考試,二十二位醫學講習巡視其間。
徐春甫看了一會,便帶著二十八人進了醫學門,穿過長長甬道,過了宣門平臺,也不進大堂,反而左轉,向北行去。
“我們太醫院的建制與儒學廟制相似,儒學有大成殿、聖殿、啟聖祠、先師廟,我們醫學也有藥王廟、聖惠殿、景惠殿、先醫廟,當然各地的稱呼不一,我們太醫院的先醫廟就叫景惠殿嘛!
比如剛才我們進的醫學門,儒學也有,叫學門或者儒學門。我知你們很多都曾在儒學就讀過,想必也去過尊經閣。
這會兒無事,就看看我們太醫院的尊經閣,我們叫藏書樓,當然大家更習慣稱它為醫林。”
徐春甫在講解的同時,也將眾人帶到了北廳後面。
眾人一看,頗感震撼,這藏書樓比普通儒學還大。
“衛儒學跟這完全無法比,沒想到我張介賓就要在這裡學習,真是太好了!”張介賓忍不住感嘆道。
“這就是醫林?裡面都是藏書?”趙臺鼎也很是詫異,他父親之前也擔任過國子監祭酒,可國子監尊經閣也沒這麼壯觀啊!
“並不全是,東樓藏書,西樓刻書,中樓抄書。所謂東藏西刻中學習,以後你們都用得著。”徐春甫頗為自豪的說道。
張介賓這才明白先前父親轉述“一體堂和太醫院是螢火與皓月之別”的意思。他本以為一體堂已經夠氣派了,沒想到太醫院更是恢宏大氣。
“與國子監不同,國子監重在教,侷限於四書五經,因此藏書閣不需要多大。我太醫院承載天下醫學興衰的重任,尤重學,更在乎經驗傳承……
你們進藏書樓,安靜一些,龔吏目此時正在裡面。而他正在做一件利在千秋之事,編纂修訂龔老先生醫學筆記。”
徐春甫囑咐道,眾人肅然起敬,這是無私貢獻自己的家學啊!
眾人進了東樓,沒有看到龔廷賢,卻見到了餘應奎。他正倚在書架面朝著大門。
徐春甫問道:“子才今日未來麼?”
餘應奎看得正起勁,隨手往東邊一指,張介賓立刻躡手躡腳的跑了過去,片刻搖頭晃腦而回。
“子才走了麼?”徐春甫再一次問道。
“我都說了在那邊,不知道自己過去,問什麼問?”餘應奎惱了,轉了身去靠在另一排書架上,背朝他們,這時指的方向成了西邊,正好是中樓方向。
徐春甫苦笑,頗為無奈道:“行了,你們看書去吧,別去招惹餘吏目。我去中樓看看龔吏目。”
眾人便分散而去,各自尋找起中意之書,看了起來。
張介賓隨手拿了本《大觀本草》,翻了沒兩頁,便又放了回去,躡手躡腳的跟在了徐春甫後面。下了東樓,又上了中樓。
裡面有幾十人在書寫著什麼,但只有一人他認識,便是龔廷賢。
走近一看,一旁摞著厚厚幾本,最上前一本,書寫四字《古今醫鑑》。
喜歡醫者晚明請大家收藏:()醫者晚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