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看了過來,想看看是誰在說不可,見是餘應奎,馬尚書大惑不解的問道:“為何不可?”

“張首輔做事都從全域性考慮,而且不喜士人結社聚會,我等所為本就有違張首輔之意,這拿去請示,結果不言而喻。”餘應奎緩緩說道。

馬尚書聞言皺了皺眉頭,心中權衡利弊,太醫院乃禮部下轄機構,更換增補太醫,本是分內之事,區區小事也無需勞煩內閣。此事若成,太醫院立功,便是他立功,至於張首輔的態度,也確實讓他琢磨不透,一時也拿不下主意。

徐春甫見馬尚書為難,趕緊勸說道:“馬尚書,此事若辦成,可是能青史留名的,試想百年後,人人歌頌,家家生祠,這是多大的功德!”

龔廷賢也跟著說道:“增補太醫本就是例行之事,事成,功則歸尚書,事不成,過則由我等醫家共擔之。”

“我等醫家願共擔之!”楊濟時等醫家紛紛附和道。

見此馬尚書終於點頭,願意去給外官們打招呼。

而在此時內閣正式發文吏部,將此次外察結果公之於眾。

吏部尚書張瀚,由張居正越級提拔,凡事都以張居正馬首是瞻。接到公文,立刻叫來吏部右侍郎申時行,申時行是今年剛從禮部右侍郎轉為吏部右侍郎,而他的坐師正是張居正。

因此張瀚遇事都要找申時行商量。

很快申時行便到來,在張瀚招呼下,看起公文。待看完也是吃驚道:“這真是張老師的意思?”

張瀚鄭重的點點頭,吩咐道:“你這就帶人去傳達。該表彰的表彰,該抓的抓,別怕,有我和張首輔做你的後盾。”

申時行辭過張瀚,拿著文書,找來吏部幹事,一同匆匆而去。

會同館北館四千多外官齊聚一堂,申時行代表吏部,科道也有來人,將共同宣佈早該出來的外察結果。

“萬曆五年正月己亥:……”申時行唸到此,見眾人略有吃驚之色,也不停留,繼續念道:“……特罷免劉……等八十三人。”

眾人聽罷議論紛紛。

“正月己亥不是九天前嗎?難道唸錯了?”

“害我擔心這麼久,沒想到,結果早就出了。”

“虛驚一場,虛驚一場!”

“不知科道拾遺又要貶黜幾何?”

……

在眾人議論聲中,申時行本打算接著說升遷獎勵之事,但見眾人的目光都看向科道來人,笑了笑退去一旁。

六科給事中代表上前宣佈道:“有鑑於過去三年取得的成效,張首輔指示,降低拾遺人數,共提交……等七人,由吏部進行罷免。”

此言一出,會場頓時熱鬧非凡,四千五百餘官員,竟然只罷免了九十人。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得以倖免,完全將那哭天喊地的那九十人的聲音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