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壽峰哈哈大笑,行禮道:“夢石兄,可想死我了。”禮畢,連忙拉過張介賓,說道:“還不快給金伯父磕頭?”
張介賓趕忙磕頭問禮:“侄兒介賓給金伯父磕頭了,問金伯父安。”
金英大叫了三聲好,把張介賓扶了起來,責怪道:“長庚你也是的,下著雪還帶著介賓到處跑,你看都溼透了。”
“有金大夫在,還怕小小風寒麼?”張壽峰笑道,接著正色道:“此番前來,有一事要拜託夢石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何事,說來聽聽,我能做的一定幫忙。”金英問道。
“介賓是我獨子,打小跟我學醫,已有不錯底子,還望夢石兄能幫忙調教調教。”張壽峰直言道。
金英聞言,再次打量了一番張介賓,見少年眼睛明亮,人也機靈,心中已然歡喜,有了收徒念頭,只是不知少年心性如何,肯不肯用心學醫,說話便有了幾分保留:“好說,好說,若介賓真肯用心跟我學醫,我豈會藏私?”
張介賓聞言大喜,忙跪下就要磕頭,金英卻阻止道:“你可以先跟著我,拜師容後再議。”
張壽峰聞言只是點頭稱是,知道金英是要時間來考較介賓,但他還另有打算,便又說道:“好叫夢石兄知曉,弟此番舉家入京,是為了介賓能多跟名師,除了兄長,弟還將帶他去拜訪何際明、徐文長還有李卓吾等先生。”
金英聽得差點一口氣沒背過去,吃驚道:“你沒說笑吧?何際明、徐文長、李卓吾?那可都是天底下數一數二的人物,能拜得一人為師,已是三生有幸,你還想讓介賓都拜一遍?”
張介賓也是大吃一驚,雖然有兩人不知是誰,但徐渭徐文長他熟啊!這可是大明第一才子,山陰縣的名人,文武雙全,書畫第一的人物。不過讓他熟悉的原因還是殺妻入獄,三年前又被大赦出來。這可比什麼抗倭英雄,書畫宗師,大明才子更讓人印象深刻。
只是這幾年,徐渭除了修《會稽縣誌》,便是遊歷江南,不然憑張壽峰的勁頭,早拉著張介賓堵到徐家門口拜師去了。
“有何不可,他徐文長不也是山陰人,能看不上我山陰兒郎?他李卓吾,自稱異端,要掃清世間虛偽,正本清源,舍吾兒還有何人?他何際明……嗯……”張壽峰正激情澎湃的說道,突然發現自己並不瞭解何際明,只是聽說他要找個衣缽傳人。於是硬著頭皮說道:“何際明既然想找個衣缽傳人,我兒正合適。”
金英聽他說了這般多,知他是打算廣撒網,就看能逮著那條魚。也不在意,隨即告誡道:“不管你讓介賓拜多少師,我沒門戶之見,何況他們和我所學不一,也沒啥好計較的,只一點,貪多嚼不爛,你既讓介賓跟我學醫,那就不能半途而廢。”
“那是自然。”張壽峰還沒說完,張介賓已然跪倒,指天發誓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張介賓學醫若三心二意,不得金夢石先生認可,絕不出師!否則天誅地滅,皇天后土,父親師長共證此誓。”
金英和張壽峰對視一眼,見事已至此,也沒再想其他,索性就讓張介賓一併拜師。
此後數日,張壽峰忙著改換門庭,將之前舊院的如意門換成了對應他們身份的蠻子門。並和張介賓解釋道:“普通百姓如意門,普通商宦蠻子門,再往上走就是金柱大門、廣亮大門、王府大門。本來以我們世襲衛指揮使,是配得上金柱大門的,這會不是沒了嘛,未來我張家能否再次改換門庭就看你的了。”
隨著門庭、三進院落的改建,以及傢俱、生活用品的陸續配齊,又用去了一百多兩。
整個張府煥然一新,中間的大院落,生生被張壽峰改成了頗有江南味道的水榭雛形。
也許是因為徐渭明年才能北上之故,也許是為了忙活他的壽峰水榭,總之張壽峰沒再帶著張介賓四處拜師,而張介賓卻過上了跟師學醫的安穩生活。
十日假很快過去,張壽峰去了定西侯府,作為新任定西侯招募的第一個高階幕僚,懂醫會做人,還是前衛指揮使,正四品高官,張壽峰一來便成了定西侯府的新貴,可謂如魚得水。
一晃又是一月過去,距離外官朝覲的十二月二十五日之期日近,來京之人激增,雖然外官不敢提前或者延遲抵京,但並不妨礙他們提前派人入京打探訊息。
離得近的,有遠謀的,早一個月就派人進京,後知後覺的也在這幾日遣人來探聽訊息。
這半月來,張居正清查河南、山東征賦情況,戶部早已發話山東河南要降職二十人,革職十人,末位淘汰,殺雞儆猴。
訊息傳出,官道熱鬧非凡,隨著訊息蔓延,整個大明都為之行動起來。
年僅五十一的張居正,在他執政的第四年年底,開始加快改革步伐,他在走前人沒有走過之路,也是在走前人已經走過的路。
喜歡醫者晚明請大家收藏:()醫者晚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