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番外四】廬州城(第1/5頁)
章節報錯
1.
“籲——大人,廬州府到了。”
燕一真下了馬車,望著熟悉而又陌生的廬州,感慨萬千:“真是熱鬧,想當年,這裡還因缺水鬧過饑荒,如今也是魚米之鄉了。”當年他一手提拔的劉縣丞,現在已經是劉府令了。他一早便等候在此,樂呵呵地迎了上來:“大人一別多年,風采依舊。這廬州城是多虧了大人修的雩婁渠,如今水路更勝陸路,百姓也可安居樂業了。”
一路行來,果然變化不小,連府衙也翻修一新,比之從前更大氣明亮。府令領著他們在府衙各處一一走過:“大人請看,這是前堂,這是府庫,這是議事廳,哦,還有這裡,此乃下官私自做主,新添的善堂,以備城中不時之需的。”
燕一真拍手笑道:“妙極!你可知當年那麼多人中,我為何獨獨選了你作我的縣丞?”
劉府令道:“下官不敢妄加揣度。”
燕一真指著善堂道:“就憑這一處,便可知我當年未選錯人。你心繫百姓,必能有廟堂不明言之得,雖辛勞,也是值得。”
劉府令一怔,面上有豁然之色,趕忙作了一揖:“謹遵大人教誨。”
2.
回到驛站,燕一真就見張車前苦惱地伏案勤筆,已經寫完了好幾大張紙鋪在一邊晾幹。他想了想,從包袱中取來青梅蜜,調了新煮的茶湯,放到張車前面前:“張爺因何煩惱?”
張車前這才發現他回來了,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然而茶湯滾燙,又香氣撲鼻,他含在口中捨不得吐掉,硬是忍著燙吞了進去:“咳,還不是那幾個小崽子,說什麼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我把前幾日的講學都寫下來,他們才好摘抄溫習。”
燕一真舀來幾只瓷碗,替他將茶湯在碗中勻涼,“那可是好事,夫子雲,‘溫故而知新’,他們願意學,你還能不樂意教?若他們不肯學,才是糟呢。”
張車前悶悶道:“每日都被些瑣事絆著,既不能陪你出去體察民情,又不能同你一道東奔西走,成天窩在屋裡寫大字,我看我不是什麼都尉,就是個書僮。”
燕一真忍俊不禁,安慰道:“那便煩請張爺午後隨本官進城走走,落下的功課本官自會幫你補上。”
張車前頓時轉憂為喜:“大人英明!那本書僮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為表謝意,還請大人與我幹掉此杯。”說完豪氣沖天地幹了半碗茶。
燕一真哭笑不得接過來:“幹幹幹。”
3.
時值八月,廬州風日正美,湖中菡萏湖底藕,橋下漣漪橋上綢。採蓮女駕著小舟在湖中穿梭,只見高高的荷葉不時來回擺動,卻不見採蓮女的身影,唯有那魚戲蓮葉間的歌聲在湖中悠悠飄蕩。
燕一真特意將驛館的官飯用用爐子煨著,連同借來的桌椅一同搬上馬車,也不帶別人,單他和張車前兩個人。馬車緩緩而行至安豐塘,燕一真尋個避風處,安了桌椅碗筷,兩人邊看風景,邊用美食,好不快哉。
驛丞也是個老廬州人了,當年他的女兒女婿還是燕一真親自牽的紅線,小兩口和和美美,羨煞鄰裡,他一直苦於無法報答。這回終於有了機會,不消劉府令吩咐,他每天親自下廚,燕大人的官飯也是一頓比一頓豐盛。揭開爐蓋,便是一陣異香,燕一真往外端一盤,張車前眼睛就亮一分。
今日的官飯也是驛丞精心烹調,雪裡紅肉絲、包公魚、逍遙雞、三河米餃、吳山貢鵝,還有一大盆臭幹炒千張和米飯,生怕餓著燕大人。用驛丞的話來說就是:“燕大人造福百姓,合該流芳百世,就是天天吃魚吃肉又算得了什麼!”
燕一真舉目四望,安豐塘自他走後又有些新鮮玩意兒,塘口從一個變成了三個,每個出口都安了幾處茶棚;塘中心修了一處小島,綠意融融,八座石洞橋均勻分佈在塘上,人們可以從岸邊直接走到島上。石橋又寬又大,不少貨郎挑著東西等在那裡,有人經過便吆喝兩聲,無人時也不在意,摘兩片荷葉疊成片,悠悠揚揚吹一曲《姑蘇行》。
“在這兒生活著實愜意。”張車前道。他細心地把挑好的魚肉夾到燕一真面前的醬汁碟中,又摸出一隻葫蘆遞給他:“嘗嘗,洪野釀的江米酒,原先是哄他那些弟弟們的,被我搶了些來,佐廬州魚有股甜味。”
燕一真依言吃一口魚肉配一口江米酒,果然舌尖甜津津的,猶如開了花,不大會兒頰上便飛了兩朵紅霞。
張車前忍不住湊上去舔了舔:“燕大人,是甜的。”
燕一真緊張地四下張望:“別,這兒人來人往的。”
張車前不服:“我乃是實話實說,又非阿諛奉承,有何不可。”
燕一真只覺得被他碰過的地方要燒起來了,臉越來越燙:“你,你……”
張車前又喂他一塊逍遙雞:“好吃嗎?”
燕一真點點頭。
張車前喝了口江米酒,俯身攬過燕一真口對口地餵了一半給他,末了,用指腹擦去他唇邊的酒漬:“酒的味道好,還是我的味道好?”
燕一真期期艾艾:“酒,酒的味……”
張車前:“你說什麼?”
燕一真心一橫:“自然是酒的味道不如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