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好這件事後,宰修勇的心情就放鬆了很多。

其實整件事宰修勇老早就想和杜嘉說了,但他一直不太敢說。

一是怕被拒絕了沒面子。

二是怕即便杜嘉答應了,也傷了兩人之間的感情。

今天也是忽然聊到了,所以他次提的。

可沒想到杜嘉竟然就直接答應了。

宰修勇說:“我這邊估摸著第一期就能投個三十億!到時不管多少,我都給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乾股,不會因為後面再進來投資商被稀釋的那種股份!”

杜嘉笑道:“勇哥,我要你股份幹嘛啊?我講道理啊,這次我要造的新車,和傳統的汽車是不一樣的,裡面很多零部件,甚至都得專門重新制造機器去生產,這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你願意弄個零部件廠,其實是在幫我!”

這也是很多新的品牌汽車,或者小品牌汽車的痛點所在。

比如說大眾,年銷量很高,而且它們很多車型雖然不同,但零配件是通用的,這樣零配件採購時就能一次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個。

這價錢自然就壓的很低了,甚至很多零部件廠,即便不賺錢,也願意給它們生產零部件。

原因很簡單。

首先大批次的訂單,能夠讓工廠保持運轉,雖然不賺錢,但工廠運轉了,規模在那裡放著呢。

後續操作就能很多。

比如拿訂單向銀行抵押貸款,再次擴大規模,然後提高生產水平,從而把不能盈利的訂單變的盈利。

但更多的就是第二點,拿著大眾的訂單當廣告。

逢人就給他們看,你看,大眾都在我這買的零部件,你們還有啥不放心的?

他說給誰聽的呢?

就是那些小品牌的汽車廠家。

很多小品牌的汽車廠家,或者初創品牌,一年能賣個一萬輛就很了不起了。

一萬個和一百萬個,單價自然不一樣。

零配件廠還要專門開模什麼的,這都算在一萬個裡面,許多稀少點的零部件,單價貴上幾倍都是有可能的。

螞蟻智行今後也會遇到這個問題的。

並不是說你杜嘉牛,你杜嘉的聲望比較高,零配件廠就會少收你錢。

市場經濟,沒有人願意少賺錢的。

甚至在試裝車階段,因為不能確定會有後續大批次訂單,要麼只能自己造零配件,要麼就是花大價錢訂製。

現在宰修勇願意投三十億全面配合杜嘉去做,杜嘉當然是很開心了。

這相當於讓螞蟻智行沒有後顧之憂。

當然,這種行為,肯定不符合市場經濟的準則。

但宰修勇這個人,本來玩的就是江湖義氣,你和他說市場經濟,那不是對牛彈琴嗎?

三十億對杜嘉來說,其實還是蠻多錢的。

他現在是空有概念,但除了遊戲以外,真沒什麼太多的現金流。

含空研究院的大樓已經開始打地基了,前期的錢都是夢想小鎮和帝國銀行先行墊付的。

螞蟻智行的員工工資,也是船伕墊付的。

但肯定不能一直這樣,因為你一個佔股90的大股東,怎麼能讓人家佔股10的小股東天天墊付工資呢?

雖然許明那邊說了,你有黑科技在手,缺錢儘管提,夢想小鎮願意拿政府的信譽給你走擔保。

但看著銀行貸款節節攀高,杜嘉還是會覺得,能不花銀行錢就儘量別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