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收音機!”

“開開收音機!”

“我想聽點音樂!”

“有相聲嗎?”

杜嘉用了好幾種方式來試驗,“智慧小螞蟻”都能準確識別出杜嘉要做什麼,並且順利的開啟收音機,調整到相應的頻道。

在找不到相聲時,還會說“抱歉,目前所有的頻率都沒有相聲節目,稍後有時自動幫您調整,可以嗎?”

杜嘉挺納悶的問:“安娜,為啥它啥都懂啊?”

安娜笑道:“主人,你忘記了嗎?你點亮過文字技能,所以‘智慧小螞蟻’會很多東西,並不是什麼值得驚奇的事!它們是很聰明的小東西!”

杜嘉點頭。

他又試了試讓智慧小螞蟻調整座椅,開關空調,開關窗戶。

無論他怎麼下達指令,智慧小螞蟻都能很完美的做出相應的指令。

唯一的例外是。

當杜嘉用英語下達命令時,智慧小螞蟻懵了,它聽不懂,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詢問杜嘉是要幹什麼。

不過沒關係,漢語是最美的語言。

就光第八行省的錢就夠賺了,杜嘉也沒想著要賺別的省份的錢。

……

杜嘉試驗完靜態功能後,發現其實還是需要更多的感測器和攝像頭。

比如說車內如果有感測器和攝像頭的話。

智慧小螞蟻透過長期適應主人的情況後,就會知道主人喜歡什麼樣的溫度,這樣的話,當車主上車時,就會自動調整溫度。

更進一步,還會根據當前的室外空氣質量來決定是否開窗,根據堵車擁堵的情況來決定是用空調內迴圈還是外迴圈。

而且杜嘉有許可權,可以對智慧小螞蟻的指令進行修改,這樣就能讓智慧小螞蟻的流程變的更加人性化。

這是個好東西啊。

杜嘉第一次有向外接推出的衝動與想法。

不過在此之前,他需要先跑一圈試試看。

“開車!”

“請問,要去哪裡?”

杜嘉笑了,忘了說目的地了,他先在腦海裡修改了一下指令。

立即就反饋到蟻后身上,然後又反饋到智慧小螞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