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獵狐》到目前為止總投資額已經超過300萬了。

這是什麼概念呢?

《保衛蘿北》、《dqta傳奇》、《我叫nnt》這些曾經現象級的手遊,開發成本大致上就在這個左右。

當然,你不能和《皇者榮耀》比,榮耀第一版雖然簡陋,但開發費用也接近2000萬。

但要知道,榮耀是3d遊戲,你把人物放大,夢琪就是要比魯班大師高一頭,然後猴子其實和魯班高度差不多。

3d遊戲,人物精美,配音……起碼妲己的配音很引人遐想,這些都是成本。

回到《代號獵狐》上,因為是電影遊戲,重點不是操作,而是情節,不同的選項給出不同的故事。

別說3d了,連建模的需求都很小。

最大的投入就是拍攝成本了。

……

杜嘉回到公司後,就開始玩起來了。

這也是進行最後的測試,在正式發行前抓緊機會尋找漏洞。

雖然已經知道劇情了,但杜嘉還是玩的津津有味。

畫面+音樂的表現形式,確實能夠扣動人心。

杜嘉的心情也隨著人物的遭遇而改變。

不知不覺,竟然玩了一個通宵。

雖然通關了,但看了看成就列表裡還空了一大片,杜嘉毫不猶豫的開始第二遍遊戲。

劇情向的單機遊戲,很容易在通關後就不想玩了,所以成就列表是吸引玩家二刷三刷的好辦法。

而且《代號獵狐》本身的玩法就很複雜。

每一步都有34個選項,每一個選項後面又有34個選項,整個遊戲下來,總共有6000多個選項,10種不同的結局。

這絕對是誠意之作。

第二天,修改好一些小bug後,遊戲正式送審。

不同於靠廣告賺錢的《模擬交通》,需要收費的《代號獵狐》因為要接入付費系統,所以必須得送審才行。

不過帝國的稽核比較松也比較快,一般檢查了遊戲的整體文案,包括人物對話、道具名稱、技能列表、防沉迷說明等等之後,確認裡面沒有不健康的內容,就會過審。

按照慣例,一般25天就能稽核完成。

在此期間,西瓜網路的預熱宣傳已經開始了。

杜嘉在各個網路媒體上也為《代號獵狐》做宣傳。

然而,在送審的第3天,《代號獵狐》被駁回了。

原因:有同名遊戲,請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