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最終還是由吳國的水軍將船打撈了上來,昭君掃視著周圍,水兵們舉著火把,在船周圍站成了一圈。

“大家都辛苦了。”昭君揚聲喊了一聲,“我們吳國的水兵果然都是好樣的!今日所有參與打撈工作的人全部賞銀一百兩!”

“喔~”士兵們立刻一陣歡呼:“謝王上!”

昭君舉著火把,正打算走上船檢視,卻被一個官員攔住了。

“王上,船艙內仍有積水,今夜不適合上去,還是等明日,船艙內的積水都流光後,再讓下官陪著王上一起上去吧。”

昭君想了想,點了點頭,是他的心情太急切了一些。這大晚上的,就算上去查探也容易遺漏細節,便把手中的火把遞給那個官員,“派人蹲守在船的旁邊保護船體,禁止任何人靠近。本王明日一早便來考察。”

“是!”

說完,昭君便帶著衛瓔離開了。

“蘇扶搖一定沒預料到王上這麼快就把船撈了上來。”衛瓔淡淡道。

“估計他現在已經知道了。”

“如果真的是他與衛容勾結,為了防止王上查到證據,今晚他會不會將船‘毀屍滅跡’?”

昭君搖了搖頭,“這樣做,只會更加暴露他們暗中勾結而已。若是本王,便不會輕舉妄動,而是會選擇以不變應萬變。”

“以不變,應萬變……”衛瓔若有所思,“那王上,如果查到了證據,會怎麼做呢?與魏蜀兩國對立嗎?”

昭君笑了笑,反問道:“你若是本王,你會怎麼做?”

衛瓔道:“為了給吳國百姓,滿朝臣子一個交待,便只能對他們出兵,血債血償。”

昭君笑了笑,“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個債討得有什麼意思?要他們血債血償,賠的難道不是我吳國將世的鮮血嗎?”

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老男人比她想象中要冷靜許多。

衛瓔晃了晃兩人牽著的手,探尋的望著他:“那王上究竟會怎樣做呢?”

昭君笑了笑,“為何要為尚未發生的事情煩憂?所有的一切只是我們的猜測,真相如何,明日自見分曉。”

昭君一夜輾轉難眠,衛瓔知道他在思慮著明日的結果,雖然嘴上不說,若此事真的是一個局,對他,是何等的打擊?處心積慮的套路了魏國和蜀國,結果卻被反套路,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這就是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哥哥,一定會是最後的贏家。衛瓔最終想著,漸漸睡著了。

第二天清晨,天剛矇矇亮,睜眼,身畔已經不見他的身影,她知道他一定已經去了江邊,便也坐起身,朝江邊走去。

江風瑟瑟,衛瓔裹緊身上的衣服朝著那艘沉船走去,除了江面上仍在打撈的水兵,沉船周圍並沒有見到人。

昭君不過先她一腳出來,此時,剛剛登上沉船,船艙內仍有很多積水,昭君一步步小心翼翼的在甲板上走,忽然,“嗖”的一聲,一枚短箭從船艙中射~出,堪堪從他臉頰邊擦過,他“唰”得一聲拔出劍,船艙中忽然沖出十餘個黑衣男子,將他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