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明啞然失笑,“既是感恩,也是認可?有趣,有趣……不過你可確定,我若承之,可未必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星主,我的路,可不止於一方星主。”

幕周星之心傳遞出意志,緩緩地訴說著。

楚天明點了點頭,“也好,我便承之,他日離去之際,再為你尋找新的星主。”

幕周星之心跳動著,光和熱交織成一枚無上的神文,烙印在了那星冠之中,之後,星冠緩緩地落在了楚天明的頭頂。

就在這一刻,整個幕周星上所有的生靈都是感覺到了一些特殊的變化,但又說不上發生了什麼。似乎幕周星在這一刻,活了過來,似乎……舉頭三尺有神明。

而這一切,悉數落於楚天明的眼中。

只見得楚天明的背後,幕周星的形相若隱若現,幕周星的天地大勢隱隱環繞在楚天明的周身,從這一刻起,他承幕周星之星冠,成幕周星之星主。

天劍國主、道雷國主窮盡一生都未能達成的夙願,被楚天明達成了。實際上,楚天明也只是想要救治一下幕周星之心,成就星主,倒是意外的收穫。

成一星之主,承一星之氣運,掌一星之天地大勢。

可以說,任何一個星主,只要在自己的修真星上,那都是近乎無敵的存在,除非擁有超越修真星天地意志的修為,否則來到了修真星上,都會被其壓制。

當然,這樣的說法,只對非星主以及皇道境以下的修士有效。

修真星星主,平均修為是封王層次,而在封王層次之上,便是皇道境修士。

達到封王層次標準,是修士本身將起碼一條四品小道推延至極限。

在封王層次,小道璞玉盡數化作道則液滴,在修士的識海之內形成一灣由道則液滴所組成的溪流。溪流不大,但卻被修士的道臺所託起來,道臺越是夯實的修士,所能夠托起的道則溪流就越是廣闊。

而小道璞玉所蛻下的那部分,可以被修士祭煉成本命法衣,這一件本命法衣蘊含有修士對於道最深刻的理解,催動起來比任何法衣都要得心應手。

封王強者是對塑道境修士的統稱,因為踏入塑道境的修士,一步步開始雕琢自己的道,每一個塑道境的修士,都是擠破了頭將四品小道雕琢成三品大道。

而皇道境修士,就是泛指那些掌握了任意一條三品大道的人。掌握了大道的修士,已經超凡脫俗,修真星意志都無可奈何。

但這樣的修士,太少了。他們已經不以地域範圍為計量單位,而是以時代為計量單位了,如某某時代有幾個聖皇。

正是因為聖皇少,故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封王是絕大多數強者所能夠修煉到的巔峰了。

如馬伕,早已修煉到封王境界,為求突破劍走偏鋒,鑽研夢影青苹步,嘗試以速度打破自身桎梏,衝入皇道境。

如掃地老人,同樣已經是封王修為,更是一位連本命法衣都祭煉成功的修士,但過去了多少年,修為還在原地踏步。

因此,封王境界號稱修士的無風帶。修煉如航船,一旦駛入其中之後,風波自停,若是沒有風來,一輩子唯恐駐足不前。

而成為星主,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封王強者們另闢蹊徑的突破口。

成為星主,有著天大的好處,在修真界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有一方安隅已經為無數人羨慕了,更不用說成為星主之後所擁有的其他好處了。

成星主者,可以觀悟天地大勢,感悟大道。這對於修士而言,可要比閉門造車有用多了,一個大世界,蘊含了無數的道,等同於一個天然的道庫。修士修行,本就是一個感悟大道,搬運道則壯大己身的過程,擁有一個天然的道庫,已經在底蘊上超過了無數人。

萬一哪天靈光一閃,頓悟了什麼,豈不是一樁美事?

其次,成星主者,可感應星域,這方便修士遊歷星空,不至於迷失在星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