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領著慧欣進了一家雜貨鋪,狠狠心買了一斤鹽。

鹽是生活必需品,人長久不吃鹽身上就會沒力氣,但在農村也是奢侈品,一斤要50文呢,分家的時候,陳氏一勺也沒捨得分給他們,所以慧欣一家從昨晚開始就沒吃過鹽。

買完了鹽,娘倆又去了集市,滿集市的東西,他們傢什麼都缺,又什麼都不缺,家裡一共就一貫錢,剛剛買鹽就花了50文錢,這錢可真不經花呀。

眼看市集就要逛到頭了,娘倆什麼都沒捨得買,集頭上正好有個賣豬肉的。

豬肉肥多瘦少,膘肥的豬肉上閃著誘人的油光,看了就讓人抬不起腳、走不動路。

“這位大嫂,要豬肉嗎,我這豬肉,您瞧瞧,全是肥肉啊,這豬肉買回去往鍋裡一燉,肯定香,價錢也不貴,就20文錢一斤,我給您割塊好的。”賣豬肉的極力推銷自己的豬肉,這年頭尤其是農村人,大多都愛吃肥肉,因為肥肉油多啊,人們難得見油水。

張氏有些犯難了,自己並不饞豬肉,可是家裡倆孩子都還小,丈夫又摔斷了腿,都需要補補,如今他們分家了,可以自己當家作主了,難道要繼續苦著這一家人嗎?

“給我來一斤。”張氏為了丈夫和孩子還是買了豬肉。

“大叔,你那些豬下水是怎麼賣的?”慧欣看案子底下一堆的豬下水,好像都沒人買的樣子。

“小姑娘,這個不值什麼錢,我也賣不出去,一般我都是送給別人餵狗的,你要是不嫌拿著沉,就都送給你吧。”這堆豬下水放這都快招蒼蠅了,這人正愁怎麼處理呢,就有人給他解決難題了。

“真的!那謝謝大叔了。”大叔還免費為她們提供了一個麻袋,慧欣喜滋滋地將豬下水裝了起來。

“欣兒,你要這個幹什麼呀,我們家又沒養狗?”張氏好奇女兒要這堆臭哄哄的東西做什麼,不過她一向疼孩子,即使臭哄哄的,她也幫女兒提著。

“吃呀,這個做出來可好吃了。”慧欣笑眯眯地解釋道。

“啥,這咋能吃,欣兒啊,娘今天買了肉,回去就做給你吃。”張氏覺得女兒是不是被餓壞了,怎麼什麼都想吃。

“娘,魚不是也腥臭嗎,上一回我做了,您不也說好吃嗎?”慧欣怕張氏把豬下水扔了,連忙勸張氏。

張氏想想也是,不過她更好奇的是女兒怎麼會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是咋知道的,不會又是看書看的吧?

“娘,我們再去雜貨鋪子買點東西吧,做豬下水用的。”慧欣又拉著張氏去了之前那家雜貨鋪。

這家鋪子叫王記雜貨鋪,慧欣第一次來的時候就發現,這家雜貨鋪賣的東西還是很全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等,應有盡有。

慧欣要了一斤醬油,醬油這東西和鹽一個價錢,也要50文一斤,又要了一斤糖,20文一斤,買了一些八角、花椒之類的香料,香料這東西買的人少,價錢也不太貴,買了一大堆才花了二十文錢。

結賬的時候,把張氏嚇了一跳,她是疼孩子沒錯,可是一下子又出去了90文,欣兒花錢也太大手大腳了,張氏想說不要了,可是看慧欣哀求的小眼神兒,張氏又繳械投降了。

出了雜貨鋪子,張氏心疼地說道;“欣兒,你花這麼多錢買這些幹什麼呀,要是為了做豬下水,這也太費錢了,還不如直接吃豬肉呢。”

不怪張氏心疼,家裡一共就這麼點兒錢,今天娘倆來了一次鎮上,就花了160文,他們家目前可是一點兒收入來源也沒有啊,真的是花一文少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