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行拿來的資料,印合了殷學正此行的話,全是江南各省市縣官員的檔案,羅列得非常細緻,不但有官員本族自家的全部背景資料,還連他們母家妻族的全部背景都著有詳細說明。簡直就是江南貴族文士大全。

柳雙離不笨,到這時她也明白了。

如果殷學正開始看中她,只是因為一時的興趣使然,那麼後來看中的,就不再是她之前以為的,楊宜寧與禮部侍郎陳家的那點子親事,而是楊家本身及楊宜寧二姐的夫家了。

細細番看過江南各層世家大族後,柳雙離很快發現,韓府給她弄來的這個楊家背景,與江南其他世家大族相比很不一般。

南京楊家不是江南一帶最常見的詩書世家,楊家很俗,是商事起的家,但又不同於江南一帶隨處可見的絲布綢緞商家。

南京楊家發家於造船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到楊宜寧父親這一輩,楊家人會獨立造船技藝的人已少之又少,僅僅在蘇州、湖州和越州還有幾個家族獨立的造船廠。

雖是如此,可楊家歷經幾代植根於造船業,雖楊家本家人多已不工於造船技藝,但在民間造船業上,楊家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讓人不可小視。

而楊家二姐的夫家,蘇州蔣家,卻是真正的詩書世家。現如今,二姐夫蔣徵所任的楊州同知,掌的正是楊州最具營生的鹽糧、江防及河工水利。

再聯想一年前遊歷長江沿岸時,聽聞太多的官船屢屢無由傾覆一事,柳雙離不難想到,龍行衛此次在江南大動干戈查辦的大案,可能就是這官船傾覆一案。

如此,以她現在揹負的楊家背景,真的太有用於案子了,難怪她才被拉入龍行衛幾天,頭頭殷學正就要私下審問,再明說暗點的,要她明曉這些利害關係。

可下來幾天,細看下去,隨著對江南世家大族的深入瞭解,放下官船傾覆一事,柳雙離又有了新的疑惑。

按說楊宜寧在父親逝後,其父名下的家產被親戚所侵,她落得無家可歸的下場。可依文件上所書,楊宜寧早逝的母親所留下的嫁妝,可是幾百畝的良田地契。她是她父親這一房的獨女,真正的獨女,不說同母兄弟姐妹,連庶出的兄弟姐妹都無,就算父親的家產被奪完,難道楊家人還能連她母親的嫁妝都能奪去。這於法於禮於世俗上都是說不通的啊,楊家人怎可能辦得到?

所以她楊宜寧再是在楊家無家可歸,只要有母親留下的這些良田地契,就算她再無頭腦,再無經商本領,再是孤苦無依,這日子怎麼也不會過到,要淪落到去給別人做下等丫鬟的份上吧。

柳雙離想不明白。

難道楊宜寧母親的嫁妝,並不在她手中。

那這些嫁妝又會去了哪裡,如今被何人以何理由拿著?

這事,也不知是凌風無意,還是韓府人故意的,總之沒跟柳雙離提過一丁半點。

突驚知還有這茬事之後的柳雙離,只能在許行和殷學正的探問中,以不想動用亡母之物為由敷衍了過去。

而直到這時,柳雙離在看過了許行送來的江南世家大族文件資料後才知曉,楊宜寧的母親姓孫,與當今聖上的生母不但同姓,還是同族。

只不過她們一個出自本宗嫡支嫡女,一個出自早已分家單過的庶支嫡女。

但此時柳雙離還不知道,楊宜寧的生母和秦思揚的生母不但同族,還是自小就相熟,且小時候秦思揚還見過真正的楊宜寧十二小姐。

她也不知,陳府現今的當家夫人不喜楊十二小姐為她三兒媳婦,並不僅僅因為其父母雙亡,家式低微,更是因為的是楊母與當今聖上的生母同族又自小就相熟這一點。

陳夫人受孃家影響,與她家的老爺陳保定不同,她信的是太后。

熟悉了江南一帶的世家大族,柳雙離又被帶去熟悉她現在的身份和所在的機構。

說到龍行衛,是先太宗時設立的專司軍政蒐集情報機構,直接授命於天子。設立之初,只有偵探巡察之職,並無逮捕審問刑訊之權。而龍行衛都督雖為從二品,對外說是統領龍行衛,可實責卻只有管理傳達之責,並無選任指派的權力,這一權力直屬天子。

這是龍行衛案櫝庫公開檔案上寫明的,和現今的龍行衛簡直就是兩個概念。柳雙離看過之後,只能感嘆當初太宗設立這機構時,是沒想好名字呢,還是有意如此。

龍行衛,字面上是寓意著代真龍天子巡行天下了。可細想一下,這行之一字,可不就表明著,它不僅有著偵視之職能,還能延伸查辦審訊。

行者,道也。道之一長,當然也就無所不行了。

進了龍行衛一個月,柳雙離除了每日裡不斷的熟背各類文書檔案,再跟其他閒暇的龍行衛練練武,就再無他事。背書這累事,雖有些累人卻也純粹簡單,難不到柳雙離。最讓柳雙離難過的,是要她去習慣龍行衛的行事作派,這些事兒真與她直來直去的性格很是牴觸,而現在的她還不能表現太過。

如此隱忍不發,又處處裝模作樣,還要畢恭畢敬,再與跟在石大小姐身邊時不同,現在她這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不是蠢人,不但不蠢還有著極大的威壓,在京城影響力不但不小,還極大,是極端得罪不起的人物。

真真是太難為人了!。

<!over>

喜歡一夢天下請大家收藏:()一夢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