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昆侖很意外神凰和九尾在見過自己的本體後會這麼害怕,也印證了之前關於那些遠古大神都避著她的猜測,但對於她能夠回來還是感到非常高興的,心裡的那些失落全拋到九霄雲外,好心情的她還特意去買肉買酒回來做了一桌子好菜。

想當年非極品仙器和半神器不用的昆侖女神不僅用上極其粗糙濫制的凡人用具,甚至還吃上凡間的食物,九尾和神凰很是感慨。

她們是遠古大神,雖說脫胎於混沌元氣,但更多的還是吸收精純的先天元氣,而凡塵俗世間則多為穢氣。這種穢氣是由各式各樣的氣體組成,複雜多樣,相對於修行者吸收的五行靈力更加沉重,是最接近於地表的氣體。凡間的土質也並沒有多少靈氣,穢氣極重,使得生長出來的植物,以及吃這些植物的動物的肉都不太好吃。

神凰和九尾雖然不是在吃食上講究的人,甚至可以幾十萬年不吃飯,但是,要吃這些東西,偶爾吃點沒所謂,連續這麼吃,臉色有點綠。

她們剛看完混沌吞天獸回來,對昆侖心裡還抱有極大的畏懼,即使對著這無害的昆侖,也沒膽子說不想吃這些東西。

神凰默默地跑去幫昆侖燒火。

九尾乖乖地去幫昆侖提水洗菜。

神凰往灶堂裡添著柴,委屈地想:“我們仨走到哪都是能輕易顛覆一界的強者,結果蹲在這地方幹著這憋屈的活計。”

昆侖與九尾和神凰做了這麼多年朋友,對她倆的性子還是有些瞭解的,從她倆看向食物的幽怨眼神就知道了。她的家當早就藏起來了,沒給自己留下什麼,如今想備桌好酒好菜是不太可能的。她只能按照煉器和煉丹術那樣先把肉菜裡的東西提純,再融入先天元氣,給她們做了桌好菜。為了防止氣味外洩,還特意佈下了法陣隔絕香氣。

九尾說:“不必刻意這樣,你都能適應凡間的生活,我們也能。”她從最初的驚嚇回味過來後,也想好了。雖然昆侖是混沌吞天獸,但如今已經修煉出靈智,有了情感,早不是曾經那頭以天地為食的混沌吞天獸。她在昆侖身邊,實在無法把眼前的昆侖和宇宙深處的混沌吞天獸聯絡到一起。

神凰是真不願過凡俗界的生活,哪怕去修行界也好。

雖說這片大地成為廢土,但是,人族有句話叫“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其一”,此“一”為變數,為生機,如果缺了,便會重歸混沌。昆侖將這裡變成只適合凡人生存的“廢土界”,並不是想把它變成生靈死絕的真正廢土。因此,她必須得為這裡留下“生”,而這“生”便是倖存下來的修行界。

昆侖將這些“修行界”與凡塵分開了,將它們變成一個個小世界或者是空間碎片,讓它們依附與大世界存在,但又與大世界相隔離。這樣的地方被稱為“秘境”或“洞天福地”。如今這裡最大的秘境仍然是在昆侖山上,由曾經的西昆侖神山所化。西昆侖神山以大地為依託,又自成一方小世界,西昆侖神山的出入口就在昆侖神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下孕有靈脈的山,也有形成一方小世界的地方,這些小世界太小,只能稱為“洞天福地”,其中也有修仙門派存在。

這些人大概知道如今這一界為什麼會變成“廢土”,修行的主旨也變成了“匡扶天道,以善為本”,輕易不涉足凡人地界,只在凡間地界有大災大難生靈塗炭時才會下山,幫助凡人重整人間秩序。

神凰以神念探查過,發現如今的這些修仙者還不錯,修行境界到能避谷後便多為餐風飲露以天地靈氣為食,不會吃那些難吃的凡間食物。她想讓昆侖去西昆侖神山,好歹以前昆侖也在西昆侖神山混過一段時間。

昆侖沒答應。

那些地方自成一方小世界,但一個小世界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她,神凰和九尾任何一個去了,會給小世界帶來劇變。她不願再去幹涉那些生靈,不願它們再去承受因她而帶來的滄海變遷。

神凰看昆侖鐵了心要留在凡間,也只好陪著。

九尾則離開了。

昆侖的宅子小,院子也小,沒有九尾住的地方,想要多加蓋間屋子都不行,她也沒神凰那厚臉上去擠昆侖的床。這兩個的關系也發展到極為親近的地步,昆侖就連沐浴都和神凰一起。她在這裡特別像多餘的,便以昆侖給神界挖了這麼大的一個坑去看熱鬧為由離開了。

昆侖和神凰都看出九尾的不開心,但她倆都不想讓九尾為昆侖的傷勢擔憂,都隱瞞著。

神體崩潰其實是在一個漫長的過程,以昆侖的本事,絕對能撐到她倆壽元到頭再崩潰,投胎轉世。神凰原本也是這麼安慰自己的,可她看不得昆侖承受傷痛。血肉之軀,卻要承受來自混沌吞天獸的力量,這種痛苦即使神凰沒經歷過也能料得到,但昆侖自有打算,她勸不動,只好陪在昆侖身邊,天天幫著昆侖挖草藥、晾藥材,碾藥材,和替人看病抓藥。

凡人的日子相當無聊,幾乎全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枯燥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