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坤帝現在正是最秀的那顆大樹,沒有參與者會眼睜睜看著坤帝順利平定蠻族,止亂二皇子,穩定朝堂。

路歡是收手了,可是其他人也紛紛亮出各自手段,直指坤帝的左膀右臂。

首當其衝的便是年邁的老軍神,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經過一次刺殺事件之後程徵將自己的親兵重新篩選,可是戰場之上哪裡有不出意外的。

儘管程老將軍已經不用衝鋒陷陣,可是也要坐鎮指揮,還要時不時出現在士兵面前,這一現身,便又遭受了好幾波刺殺。

好在有親兵保護,但是卻不想有人在每日的飲食中下了毒藥,雖然每次的計量不多,可是累加起來年邁的身軀也終究是沒能撐住,對外宣稱是病死在了營帳之中。

儘管坤帝極力封鎖訊息,可是在有心人的宣揚下還是傳了出去,一時間舉國哀悼,坤帝也不得不臨陣換將。

可是蠻族這邊卻有人不斷與之暗通,讓帝國軍隊不是疲於奔命,就是中埋伏損傷慘重,導致軍心不穩。

而二皇子這邊更是有勢力不斷暗中送去糧草物資,提供這種資源,即便是天門也沒有查到這夥勢力背後的主謀。

不過好在帝國底蘊深厚,與蠻族相必最大的優勢便是人多,哪怕是兩個人換掉一個蠻族人也是足夠了。

與二皇子的優勢便是民心所向,即便二皇子想要徵兵,自願加入的也沒有多少,大都是強迫徵入,估計真上了戰場也是跑的最快的。

就這樣足足又耗了兩個月,世家中人出手了。

帝國境內大旱早有預料,且早早就撥款興修水利,可是那些官員大都是世家官員,上下沆瀣一氣。

錢是收了,可是工程遲遲不見進度,而每次上報都是正在火熱進行中,派去巡查的官員不是世家官員,就是被金錢腐蝕。

以至於真到了大旱沒有水灌溉的時候,坤帝還被矇在鼓裡。

這一切路歡自然是知道的,不過路歡表示關我屁事,這都是工部的事,皇帝的事,自己瞎操心什麼。

沒有足夠的水來灌溉,導致糧食大量減產,好在百姓比較富裕,家中還有不少存糧,咬咬牙也能撐到明年。

可是坤帝不知道,照常徵收稅賦,尤其是現在正在用兵之時,糧草消耗的非常巨大,還有加稅,打算徵收之後一鼓作氣招兵買馬將蠻族殺退,平了二皇子。

這樣一來就苦了平民百姓,前來收稅的可不管你那麼多,家中有幾口人,有多少地,管你豐收欠收,必須交夠。

每到這個時候,便是世家最開心的時候,百姓家中過不下去,賣地的世家低價收購。

還有的賣兒賣女,世家中低價買來當奴僕。

更有的直接將自己給賣了,也算是給家中省個人的糧食。

這些坤帝並不是看不到,天門早有彙報,可是眼下北方蠻族和二皇子才是心腹大黃,只有平定了外患,坤帝才能騰出手來處理這些事情。

儘管朝廷已經下令可以參軍換糧減免賦稅,可是百姓大都不願意上前線送死,賣身世家苦點累點還能活下來不是。

可若是上了前線,那可是隨時要丟了性命的,在這個沒有國家觀念的時代,沒有人會思考沒有國哪有家這個問題。

反正不管誰當皇帝,又不是自己當,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在這樣一個混亂的背景下,一個教派在民間不斷收取信徒,免費看病,定時施粥,自稱代天教。

代天行善,代天救苦救難,代天引導眾生前路的方向。

拜無上救苦天尊為教派創始人,教主代天總使任謙德為教主,還有代地總使沈崎為副教主,打著天下一家皆是兄弟姐妹互助的名號不斷收攏信徒。

此時正是百姓迷茫之際,上有官吏欺壓,又有世家之人霸凌,更關鍵的是教中不斷組織所謂的聖女在各個村莊跳舞。

穿的那叫一個少啊,看會兒舞蹈再聽聽宣講,再看看舞蹈,中間發個小東西施加小恩小惠,一時間入教的人海量增長,家家戶戶門上貼著代天教的標誌。

當然,如此大張旗鼓,也引起了不少官員的注意。